下载此文档

中唐晚唐诗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中唐诗歌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第六章中唐诗歌
一、中唐诗歌概况(766-835)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
第六章中唐诗歌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3、多元化格局。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第六章中唐诗歌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芍药花开出旧栏,
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
更胜青松守岁寒。
---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
第六章中唐诗歌
一、中唐诗歌概况
(一)大历诗坛
(二)韩孟诗派:险怪
(三)元白诗派:通俗
(四)柳宗元、刘禹锡
第六章中唐诗歌
大历诗坛概况
一、士人共同的心态: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1、在盛唐已养成的入世热情、救世济民的思想,使他们仍关注着社会现实,试图恢复元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中,有着豪气与激情。
2、痛苦的现实和士大夫独善其身的观念、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转向了自身,希望在纷乱的现实中寻找一片宁静的绿地,在失望中寻找心理的平衡,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第六章中唐诗歌
二、总体诗风。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诗体上:工五言。有句无篇。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
第六章中唐诗歌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耿湋《登鹳雀楼》: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中唐晚唐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