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 】是由【feng19641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围手术期低体温病人的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病人的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即使是轻度低体温也可以导致很多并发症。
低体温的临床分度:
轻度:32-35°C
中度:30-32°C
重度:<30°C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C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
引起低体温的原因
(一)麻醉与低体温
℃~℃。常规的保温措施下,有约一半的患者术中的核心体温低于36℃,有1/3者低于35℃,而未保温者术后初期体温多在34℃左右。因此麻醉对体温调节系统的抑制是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最主要原因。
全麻时,意识的丧失意味着行为性调节机制的丧失,药物抑制中枢性体温调节反应(如全麻降低体温调节反应的阈值,℃增至4℃,且麻醉药多能直接扩张血管,以及肌松药对寒颤反应抑制,因此几乎所有的全麻患者都可出现低体温。
椎管内麻醉时,外周冷感觉的传入纤维被阻断,使得中枢误认为被阻滞区域是温暖的,行为性调节被抑制。
复合麻醉同时从中枢和外周抑制体温调节机制,较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更早出现再分布低体温,线性期体温下降速度也更快。
引起低体温的原因(一)麻醉与低体温
(二)病人自身的特点
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婴幼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更容易发生围术期低体温。此外,当病人为创伤、脑损伤、烧伤或伴有严重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过度瘦弱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围术期低体温。
(三)环境温度影响
手术室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左右,这样既可以为术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又有利于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对于病人来说,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使辐射和对流散热明显增加,再加上麻醉药导致的体温调节机制受损,使病人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低体温。研究指出,在19℃-21℃的手术室环境下,至少有50%的病人会出现低体温。
(二)病人自身的特点
(四)输入大量室温液体或血液
手术过程中,大量输入室温液体或血液会明显降低机体温度。有研究显示成人每输入1L室温下的液体或每输入200ml4°血液,℃。
(五)室温冲洗液
研究发现对于使用大量冲洗液的手术(如腹腔镜、关节镜手术)来说,室温冲洗液可以将冲洗部位周围的温度降低10度左右,而局部的低体温能通过血液循环导致机体的核心体温下降。
(六)其它
如皮肤消毒剂在体表挥发带走机体大量热量导致体温下降;手术体位的影响,术中抬高下肢会降低血管收缩阈值,加重体温的下降;此外,开放的创面以及暴露的脏器散热导致热量丢失也不容忽视。
(四)输入大量室温液体或血液
轻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1)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C,其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机率增加2倍,但机制尚不清楚。同时围术期低体温也会增加循环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和全身血管收缩反应,从而增加病人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还有可能引起低钾,从而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轻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1)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降低机体免疫力
低体温能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另一方面,低体温会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活性。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病人抵抗力下降。
(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体温对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低体温可使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下降,并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另一方面,低体温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静脉淤滞和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全身体温(34℃)还会加速小动脉和小静脉内的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
(4)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此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5)对病人寒战的影响
低温引起的寒战可显著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寒战增加病人不适感,以及引起伤口疼痛,而需增加止痛剂用量等。
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
(6)其它
有研究表明,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者,尤其是创伤严重者。
在ICU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低温持续2h有24%的病人死亡,而同等条件体温正常病人的死亡率则为4%;低温可导致呼吸抑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6)其它
围术期保温措施
(1)覆盖物
接送病人过程中要注意保温,特别是冬天,可以提前暖好被子。
施行麻醉及手术时减少暴露面积,覆盖非手术区可减少30%的热量丢失。
手术部位皮肤用保护膜粘贴。
(2)室温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室温控制设备,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2℃-25℃但新生儿及早产儿手术室室温保持在27-29°C:相对湿度为40%-60%。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给患者适当遮盖保暖后再降室温,以使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
围术期保温措施(1)覆盖物

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434 KB
  • 时间2022-10-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