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张家口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那么,作为首都经济圈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张家口只有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框架内,创优发展环境,做好产业园区建设,主动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资金与技术转移,才能发挥后发优势,早日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 2/vie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张家口;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1673-291X(2017)07-0033-03
一、张家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
(一)张家口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张家口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南与首都北京接壤,西北与内蒙古相邻,西南面与山西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寒冷干燥,光照充足,多风沙天气,境内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
(二)张家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
笔者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张家口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紧靠北京的区位优势。所以说,张家口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北京,对接北京,走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之路,打好京张一体化、同城化建设这张牌。要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打造首都生态环境的“大屏障”,努力当好首都优质服务的“后勤部”,坚决当好维护首都和谐稳定的“护城河”。要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积极寻找京张合作共赢的契合点,把加强区域合作作为推动张家口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推动张家口市经济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张家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机遇
(一)首都产业外溢,急需寻找承接地
着力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首都经济圈核心城市――北京,日益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飞涨等“大城市病”所困扰。因此,它目前正致力于在周边地区寻找一个能够强力支撑世界级大都市发展的大空间,从过去的“虹吸”效应逐步转化为未来的“溢出”效应。当前,北京的发展定位主要是要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向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北京目前的发展重点是第三产业,而某些不适合在首都发展的第二产业必然要向外转移。
(二)张家口自身的优势
张家口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工业城市,与首都北京唇齿相连,其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它完全可以作为北京地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承接北京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样,一方面可以为疏解首都过多的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减轻首都用地紧张的压力。而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则是要打造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那么这一功能定位就为张家口打通了出海通道,为其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相比较而言,京津地区的优势是人才、资金、技术,而张家口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环境与劳动力。那么,张家口要实现经济大发展,就必须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广泛吸纳京津地区的人才、资金与技术优势,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张家口与京津地区完全可以通过人力、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的流动来实现互补,共同实现各自的发展梦。
三、张家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一)找准定位,错位发展
北京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第三产业;三是现代制造业。而天津的产业定位则主要在于纺织工业、生物医药、信息产品制造、海洋化工以及临港产业生产加工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