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文化手厥阴心包经剖析.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医文化手厥阴心包经剖析 】是由【bb2154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文化手厥阴心包经剖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
1、概述:
中医所说的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分体液,作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能够代心受过,替心受邪。因为“心为五脏之大主“,“心主神明”,因此心脏受邪,心包代之。
*
代心受过,替心受邪,人体自生自长的灵丹妙药 ——手厥阴心包经,救命的心包经
[主治]急症(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小儿惊风等)
循行顺序是: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定位]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治寒热疟疾多泻之,寒多补之”。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中医所说的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分体液,作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能够代心受过,替心受邪。
[主治]心疾;胃病;癫狂痫;疟疾
[主治]心疾;胃病;癫狂痫;疟疾
治中风悲笑不休,痰火胸痛,衄血,烦渴,口疮,鹅掌风.
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衰弱寒症:容易心悸、心动过缓、眩晕、呼吸困难、上肢无力、胸痛、目黄、易醒、难入睡。
在手臂阴面中间那一条线上,共有九个穴位。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治寒热疟疾多泻之,寒多补之”。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代心受过,替心受邪,人体自生自长的灵丹妙药 ——手厥阴心包经,救命的心包经
心包的功能
《黄帝内经》----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心不受邪,心包代之
保护心脏、保存精力
心包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健忘、口疮口臭、全身痛痒等。
脏腑症:心烦、心悸、心翳、心痛、心闷、神志失常等。
亢进热症: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痛、头热痛、上肢痛、目赤、便秘等。
衰弱寒症:容易心悸、心动过缓、眩晕、呼吸困难、上肢无力、胸痛、目黄、易醒、难入睡。
2、经络走向: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
请看巡行路线
在手臂阴面中间那一条线上,共有九个穴位。循行顺序是: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心包手厥阴,
起于天池中冲尽
*
请看巡行路线
心包九穴天池近,
天泉曲泽郄门认,
间使内关输大陵,
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医文化手厥阴心包经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2.20 MB
  • 时间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