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严母”
在高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无非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了,可以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跟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工程。它需要班主任要有“严父慈母”之心去经营,去构建,也就是说班主任既需要严父般的高标准、严要求,又需要慈母般的细心赏识,爱心浇灌、不厌其烦。但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握好“严”与“爱”最恰当的度,如何实现好“严父”与“慈母”角色的适机巧然转换。为此我做了很多的尝试,很有感触……
如今的学生在家都被宠着,而且正值叛逆期,我觉得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细心赏识,爱心浇灌,以便在情感上与老师能成为“战友和家人”。为此我在分班后,就安排文娱委员统计班里各位同学的生日,到生日那天,文娱委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在黑板上写上祝福语,给寿星惊喜。第一同学在班里过生日时,她和我看到那些祝福时都非常感动。她顿时流下幸福的眼泪,边流泪边发表感言。此时同学们都觉得心贴得好近,有家的感觉。从此大家心里都多了一些温暖,少了很多的担心。大家心被拢到一起,彼此间多了一些信任,自然开展各种工作都会顺利很多。
在工作中,我们必然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有聪明的、愚笨的;调皮的、听话的;骄傲的、自卑的;上进的、落后的等等。不论属于哪一种,作为班主任都要以严父慈母之心去尊重他们,呵护和理解他们,使不同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爱的滋润、激励。老师要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我班的陈晚春被同学称
“在同学面前落落大方,在老师面前慌里慌张”。有一次在上课讲评作业时,我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在做题目之前由全体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叫这位同学板演,结果她写的东西与题目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这时同学们也觉得莫名其妙,于是我去看了她作业本,发现作业本上写的是对的。这时她哭得很伤心,我急忙对她进行安抚;“上来做错也很正常的,不要太在意之类”的话。但心里还是很奇怪,所以下课后我跟她进行了交流发现:她在初中时老师对她要求很严格,一做错就会骂或打,所以现在心里有阴影,一到老师面前就会很紧张,脑子会短路,于是出现了上面的一幕。我耐心给她指出:先肯定她是会做的,只是因为紧张,没听清老师要求而做错。指出我们班的老师都是很和蔼的,不必担心做错会挨罚;若再次板演得静下心,先听清老师的要求,结果就不会很离谱了;我告诉她我还会叫她板演,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消除心理阴影。同时要求她自己多抓住一些机会锻炼,克服怯场。后来过了两个月左右,我再次叫她板演,就镇定了很多,并且做对了。经过多次训练,基本没上演过之前的那一幕了,人也自信了很多。对于聪明的、听话的学生,给他们指明目标与方法,就会更努力奋进;调皮、落后的学生,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潜在价值,就会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有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那么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也就形成了。
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中,慈母般的赏识教育是必须的。但光有慈母般的赏识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就像是在游水,他在摸得老师的性子,希望从中可以找“空子”。如今有些学生还不知事理,慈母般的教育会使他们以为老师好骗、好欺负。另外在家有父母与爷爷奶奶的疼爱,养成了为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认知,更认为这没有什么,不会怎么样……常此以往,结果不可收拾。所以要使一个班级能长久保持良好的班风,还需“严父
“慈父严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