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
陈李杨整理
<一>发明家
:仪狄,发明黄酒
仪狄是夏禹时代的造酒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西汉刘向所著《战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提到,仪狄作酒醪,夏禹喝了觉得太好,怕沉迷于此,所以疏远仪狄。『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有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
:杜康,发明高粱酒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伊尹,发明汤液,烹饪鼻祖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洛阳嵩县 , 开封杞县,菏泽曹县),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公输般,发明木具,建筑业鼻祖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表圣:石申,发明世界最早的星表
石申,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中国星表的最早编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他最早对恒星进行系统的观测,比欧洲的阿里斯拉鲁斯与铁木查理斯还早60余年,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他的名字登上了月宫。
:张衡,发明世界第一架地动仪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2] (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蔡伦,发明造纸术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
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刘洪,发明乾象历
刘洪(约公元129~210),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六艺群书,学识渊博,尤精于天文、历法;在年轻时即踏入仕途应太史令征召赴京城洛阳,被授予郎中,后迁常山国长史。
撰成了《乾象历》一书,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并首次给出白道和黄道约成古度6°1′的交角。,。
后对《九章算术》进行注释,撰成《九章算术注》;成功地发明了“正负数珠算”,因此被后
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