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约客原文及翻译,约客赏析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约客原文及翻译,约客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约客原文及翻译,约客赏析
约客原文
作者:赵师秀〔宋代〕
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雨季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覆盖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注释
约客:邀请客人来会面。
黄梅季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季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到处都在下雨。
到处蛙:到处是蛙声。
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似乎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约客鉴赏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担心,这也许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阅历,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
“黄梅季节家家雨。”作品开篇首先点明白时令,“黄梅季节”,也就是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接着用“家家雨”三个字写出了“黄梅季节”的特殊之处,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覆盖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青草池塘到处蛙。”在这句中,诗人以覆盖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响彻云霄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宁静的美。蛙声愈是此起彼伏,愈是响彻云霄,就越突出了夏夜的宁静,这就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以动写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才点明白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白等待时间之久,主子耐性地而又有几分着急地等着,原来期盼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闲敲棋子落灯花”是全诗的诗眼,使诗歌陡然生辉。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慢慢快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诗人独自静静地敲着棋子,看着满桌的灯花,友人久等不至,虽然使他不耐烦,但诗人的心绪却于这一刹那脱离了等待,沉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寻到了独得之乐。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微环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寂静、冲淡忧虑,诗人这里的“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落灯花”当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敲棋这一细微环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可见艺术创作中捕获典型细微环节的重要。
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到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宁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显明比照,通过这种比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悲观的情怀。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爽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细心结撰的功夫。
约客简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喧闹”的环境,事实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宁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子耐性地而又有几分着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白等待时间之久,原来期盼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微环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微环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约客赏析
首句“黄梅季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黄梅季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由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劝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样安静安详。“青草池塘到处蛙”这句,诗人的留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到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试想,如非心如止水,神游物外,而是焦灼烦躁,何以知微渺“虫声”今夜“新透绿窗纱”?再看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我猜想,书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结论,多半便依了这句。挚友过了夜半还不来,倘如你是我,当然不免焦灼。但这是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之一,人称“鬼才”的赵师秀。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芝,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曾任上元县主薄,筠州推官。他虽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与僧道同游山水之间,憧憬安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归寻故园”(《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他死后,江湖派巨子戴复古作《哭赵紫芝》,说他是“东晋时人物”。当不致于“有约不来过夜半”便焦灼担心吧?最终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闲敲”之“闲”,应当仿佛我们偶凭小几,百无聊赖,适见案头笔墨,于是顺手拿过,随随意便,漫不经心,信笔涂去,一如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之意趣。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意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约客原文及翻译,约客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