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城市发展与规划-郑国-第八讲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是由【Q+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城市发展与规划-郑国-第八讲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八讲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史(三)——现代部分
1949年-1957年城市发展与规划
1958年-1977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1978以后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主要内容
一、1949-1957年城市发展与规划
1、1949-1953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
城市化稳步增长。%,%,%。城市数量由解放初期的136个发展到160个,
恢复、扩建和新建了一些工业,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整治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北京的龙须沟,上海曹杨新村。
成立了专门的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机构。
1949年10月,在计划局下设立基本建设处。
各城市相继调整或成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大城市成立了都市计划委员会,一些中小城市成立了城市建设局。
1952年8月,中央政府成立建筑工程部,主管全国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
图改造前后的龙须沟
1952年9月,建工部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会议提出城市建设要适应国家长期计划,并决定: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各城市都要开展城市规划。
划定城市建设范围。
对全国城市进行分类。
经过三年的恢复期,中国的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以工业城市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的新阶段。
2、1953-1957年城市发展与规划
1953—1957年,中国成功地执行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825项目”、“156项目”。
1957年城市人口达到9949万人,%,城市数量增加到1957年176座。
城市规划引入了“苏联模式”。
1956年正式颁布施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第一个技术性法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施行了24年。
至1957年,全国共计150多个城市编制了规划,其中国家审批的有太原、兰州、西安、洛阳等15个城市。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是成功的,奠定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事业的开创性基础,确立了以工业化为理论基础、以工业城市和社会主义城市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学科,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规划建设机构,设置了城市规划专业,积累和培养一支城市规划专业队伍。
但由于全面学习前苏联,包括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一整套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使中国现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也带有一些“古典形式主义”的色彩。
3、1949-1957年首都的城市规划
“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中央人民政府”。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城内派”与“城外派”。
梁陈方案
1954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方案》中的北京市规划草图
城市发展与规划-郑国-第八讲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