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细胞免疫缺陷,导致一系列条件致病菌感染和肿瘤发生的致命性综合征。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高达30%~75%,约10%~27%为其首发症状,而尸检则发现80%以上患者的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
HIV感染对脑的影响
非局灶性脑改变
AIDS痴呆综合征
急性HIV相关脑炎
病毒性脑炎
局灶性脑病变
脑弓形虫病
AIDS继发的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Kaposi肉瘤
脑结核瘤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AIDS痴呆综合征
也称为艾滋病性白质脑病或亚急性、慢性艾滋病性脑病(亚急性-慢性HIV脑炎)。
多出现在终末期,是HIV感染晚期最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形式。常常引起认知、活动以及行为的异常。
约占神经系统损害的半数。
急性HIV相关脑炎
由 HIV直接感染脑组织所引起,为时短暂,但可复发,预后较差。
急性期可出现精神及意识障碍,慢性者可表现为慢性头痛和脑神经障碍,多有脑膜刺激征。
可侵犯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部分患者可以三叉神经疱疹(第一支为常见)为首发症状。
病毒性脑炎
属于HIV继发性感染。
最常见的是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还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乳多空泡病毒等的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对少见。表现为脑白质多灶性损害,也可表现为脑血管炎或罕见的脊髓炎。
乳多空泡(Papova)病毒感染可引起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脑局灶性病变
为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
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多见头痛、发热、意识障碍、偏瘫和癫痫发作等症状,可有多种多样的神经局灶体征。
CT表现为颅内圆形占位病变,周围有水肿带及占位效应,强化明显。
血清及脑脊液中的抗弓形体抗体可协助诊断。
脑弓形虫病
AIDS继发的脑血管病
%的AIDS患者有脑血管病。
脑梗死较脑出血为多见,有时亦可脑栓塞。
脑出血患者通常伴随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转移性Kaposi肉瘤。
卒中可作为HIV感染的首发症状,继发性脑血管病通常发生在HIV感染的中晚期,但也可发生于抗HIV阳性的早期。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 Kaposi肉瘤
S恶性肿瘤以淋巴瘤为多见。11%S淋巴瘤。
好发于脑实质,大细胞型居多,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主要累及基底节、胼胝体、脑室周围白质、额叶和丘脑。
Kaposi肉瘤为艾滋病常见的恶性肿瘤。S感染。
脑结核瘤
有颅外结核灶的AIDS病人发现有颅内占位时,强烈提示脑结核瘤的可能。
CT对检出脑结核瘤最灵敏。
少数情况增强CT下病变呈串珠状,被认为是脑结核瘤区别于其它疾病的一个特征性改变。
滋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