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简介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5年的历史。北京同仁堂始终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形成了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构建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和两个储备单位的企业架构,目前拥有三家上市公司。集团共拥有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等1500余种产品,28个生产基地,83条现代化生产线,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随着同仁堂的快速发展,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
同仁堂荣誉
1723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1989年,"同仁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1992年8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为同仁堂题词"发扬同仁堂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中国证券报社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评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为"2002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一名"。
2011年,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海外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中国上市公司。
2011年,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荣获“2011年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十大成功企业”。
科技创新
近年来,同仁堂集团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跨越式发展,以科技兴企为己任,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两会两院两中心一站”的科技创新体系。同仁堂研究院是是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平台,由两个上市公司的研究所、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成,主要负责为集团系统服务,开发高精尖产品,开展共性技术研究。随着科技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20年,同仁堂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药品176个,保健食品92个,食品288个,化妆品123个。
2009年,同仁堂攻克了大蜜丸产品自动化包装难题,改变了沿用几百年的手工操作模式,在国内首家实现了大蜜丸扣壳、蘸蜡、装盒的自动化生产。2010年,应用移印技术,以油墨代替金箔,以机械代替手工,实现了蜜丸打戳生产自动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1992年以来,同仁堂承担政府重大科技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北京市级项目34项。巴戟天寡糖胶囊、清脑宣窍滴丸、麦地参肾消胶囊等重点新药品种均获得了政府科技资金支持。
2009年北京市“十病十药”项目启动以来,同仁堂的止渴养阴胶囊、巴戟天寡糖胶囊、参丹活血胶囊、贞芪益肾颗粒、清脑宣窍滴丸、麦地参肾消胶囊、爱可扶正片、栀郁安神颗粒、益肾通脑宁胶囊、清热强腰颗粒、疏风止咳颗粒等11个品种先后入选“十病十药”项目,同仁堂成为入选项目最多、获得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企业。其中“止渴养阴胶囊”于2011年12月16日正式上市场销售,成为“十病十药”项目首个上市品种。
目前同仁堂集团拥有各种专利共计105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实用新型7件,外观设计52件。
集团简介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5年的历史。北京同仁堂始终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形成了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构建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和两个储备单位的企业架构,目前拥有三家上市公司。集团共拥有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等1500余种产品,28个生产基地,83条现代化生产线,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随着同仁堂的快速发展,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子集团
北京同仁堂股份集团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
北京同仁堂国药(香港)集团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
北京同仁堂药材
财务分析(同仁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