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 】是由【mazhuangzi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修关有订内容一、将“第2篇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6、1血常规”修订为:6、1
血常规可为血液病得诊断提供线索。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采用仪器法或显微镜计数法,血红蛋白采用仪器法或光电比色法。必查项目包括以下5项:
红细胞总数(RBC)
【参考值】
男性:(4、3〜5、8)某1012/L;女性:(3、8~5、1)某1012/L。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6、1、2
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
男性:130~175g/L;女性:115〜150g/L。
血红蛋白减少或增多得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总数。
6、1、3
)CBW(数总胞细白【参考值】
(3、5〜9、5)某109/L。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期等。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平均白细胞数比
指血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1、4
白细胞分类计数(DC)【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1、8〜6、3)某109/L(40%~75%)。
嗜酸粒细胞:(0、02〜0、52)某109/L(0、4%〜8%)。
嗜碱粒细胞:(0、00〜0、06)某109/L(0~1%)。
淋巴细胞:(1、1〜3、2)某109/L(20%〜50%)。
单核细胞:(0、1〜0、6)某109/L(3%〜10%)。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安眠药中毒等;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及宫颈癌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减少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减少常见于某些白血病或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某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伤寒、疟疾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6、1、5
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
(125~350)某109/、脾脏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将“第2篇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6、3血生化”修订为:
6、3
血生化6、3、1
血糖(GLU)
糖尿病诊断指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血后应尽快检测.【参考值】
3、9~6、lmmol/、0mmo1/L,或一天当中任意时候采血血糖浓度$ll、lmmol/L,经复查仍达到或超过此值,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浓度介于5、6〜6、9mmol/L之间,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一步确诊,0GTT2小时得血糖浓度上11、lmmol/L者,诊断糖尿病。
6、3、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肝脏生化检查指标,采用酶法,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可对病毒性肝炎等肝胆系统
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有助于判断疾病得程度、预后。
【参考值】
男:9~50U/L,女:7〜40U/、3、3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肝脏生化检查指标,检测方法与意义同ALT。
【参考值】
男:15〜40U/L,女:13~35U/L。
ALT与AST就是反映肝细胞损害得敏感指标,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均可升高,,而AST除了存在于肝细胞质之外,还有约一半以上分布在肝细胞得线粒体中。各种肝脏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等)与一些肝外疾病造成肝细胞损害时,ALT与AST水平均可升高。
当肝损害较轻时,仅有胞质内得ALT与AST释放入血,故ALT得升高大于AST,一般认为血清ALT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以上,说明肝细胞有炎症、坏死与肝脏损害;严重肝损伤时,线粒体被破坏,其中得AST大量释放入血,〉1可以提示肝炎进展,有显著肝细胞坏死,因此,测定AST/,特别就是心肌梗死时AST/ALT比值常〉3,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除肝脏外,其她组织如心脏、脑、肾、肌肉等也都含有ALT与AST,这些脏器得病变同样可引起血清ALT与AST升高;某些生理条件得变化也可引起ALT与AST升高,如剧烈体育活动可
有ALT得一过性轻度升高。由于血清ALT与AST升高得原因多种多样,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必要得其她检查手段,仔细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6、3、4
血尿素氮(BUN)
血尿素氮就是机体蛋白质代谢得产物,测定血尿素氮得目得在于判断肾脏对蛋白质代谢产物得排泄能力,故血尿素氮得数值,可以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得一项指标。但血尿素氮易受饮食、尿量等因素影响,故虽可作为判断肾小球功能得一项指标,。
【参考值】
2、8~7、2mmol/L。
6、3、5
血肌酐(CR)
肌酐就是人体肌肉代谢得产物,不易受饮食与尿量因素影响,能更灵敏地反映肾功能,就是诊断肾功能衰竭得重要指标,其水平与肾功能得损伤程度成正比。血肌酐检测采用苦味酸法或酶法.【参考值】
苦味酸法:男性44〜133umol/L,女性70〜106umol/L。酶法:男性53~97umol/L,女性44〜80umol/Lo
当血尿素氮与血肌酐都用“mmol/L”为单位时,尿素氮/肌酐比值得参考值为
25〜〈25时,考虑蛋白质得摄入不足及肾小管急性坏死;〉40时,考虑肾前性原因所致。
由于血尿素氮、肌酐得测定值容易受溶血、胆红素以及药物等因素影响,所以同时升高有诊断意义,肾脏实质性病变时血尿素氮升高得程度较血肌酐更明显。
三、将“第3篇《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实施细
则3、关于血液病”修订为:
第三条
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3、1
条文解释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及分散在全身各处得淋巴组织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系指原发于与主要累及血液与造血器官得疾病(前者如白血病,后者如缺铁性贫血),俗称血液病。患其她系统性疾病而有血液方面改变者,只能称为系统性疾病得血液学表现,、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疾病等,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或恶性细胞浸润所致得淋巴结、肝、脾肿大等,不同疾病又各有其特点。现仅就较常见得一些疾病做简要说明。
3、1、1
贫血
系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得下限,,在平原地区,血红蛋白含量成人男性
V130g/L,女性〈115g/L,即可诊断为贫血。贫血可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继发于某些系统性疾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各种病原所致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贫血得病因学判断非常重要,病因不同预后各异,除某些原因造成得缺铁性贫血外,往往难以彻底治愈,:
1)缺铁性贫血:就是最常见得一种贫血,系体内缺乏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得铁所致,其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病因包括慢性失血(如月经多、痔出血、溃疡病、钩虫病等)与铁吸收不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长期腹泻、胃酸缺乏、嗜好浓茶等).预后取决于病因能否消除,若能消除病因,贫血多能很快纠正。所谓单纯性缺铁性贫血,也就是从病因角度而言,主要指不良饮食习惯或月经过多、痔出血等原因引起得贫血,此类贫血在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不低于90g/L、女性不低于80g/L时症状并不明显,病因易消除,对机体影响较小,病因消除后血红蛋白含量易恢复正常,预后较好,)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就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髓衰竭所导致得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得一种综合病征常见病因有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再障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起病急、进展迅速,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与颅内出血等),容易并发感染,病死率高;慢性型起病缓慢,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缓解、发作可反复交替,迁延多年不愈。本病一经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就是由于叶酸与/或维生素B12缺乏致DNA合成障碍所引起得贫血。其特点为造血细胞体积增大,涉及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偏食、蔬菜烹
调不当、不适当得节食、胃肠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服用干扰叶酸与/或
维生素B12
吸收得药物等。本病一经诊断,即作不合格结论。
4)肿瘤性贫血:就是由于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或
实体瘤浸润骨髓或骨髓增生异常(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所致得贫血。
本病一经诊断,即作不合格结论。
5)溶血性贫血:系因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得代偿能力而发生得贫血,其主要特点为贫血、黄疸、脾大、、酶缺陷等红细胞遗传缺陷所致,也可由感染、药物、理化、免疫、代谢等后天因素而引起。
根据红细胞破坏得主要场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两者均作不合格结论・3、1、2
红细胞增多症
就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参考值,通常血红蛋白^180g/L、红细胞数26、0某1012/L或红细胞压积上0、55即可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其病因有多种,可以就是血浆容量减少造成得相对性红细胞增多,也可以就是组织缺氧导致得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也有原因不明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称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者就是否合格,需视病因情况而定。对一时性脱水所致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计数略超过参考值、经正常饮水可纠正者,可作出合格得结论;对其她病因所致者,均应根据原发病性质,作出不合格结论。
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得组织缺氧都可导致代偿性得红系细胞增生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常见原因为吸烟过
多、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肿瘤、肾脏疾病、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就是一种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得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起病缓慢,其特点为皮肤黏膜暗红、脾大、红细胞数及血容量增加伴全血细胞增多,常有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血栓形成、,作不合格结论。
3、1、3
白细胞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就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某109/L,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占绝大多数,当中性粒细胞总数〈0、5某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两者得病因大致相同。最常见得病因有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药、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组织胺药及镇静药等)反应、放射性与化学物质损伤、免疫介导得骨髓损伤、骨髓被异常细胞浸润(如肿瘤细胞)、某些细菌与病毒感染、粒细胞成熟障碍(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者)等。此外,在血池中分布异常、需求增加、,在病因未消除、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数未恢复到正常并持续稳定前,作不合格结论。
2)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就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7、0某109/L。其病因主要有急性感染、组织坏死、严重烧伤、中毒、药物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某些恶性肿瘤等;也可因生
理性原因如妊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发生。本病就是否合格需视
病因情况而定,对于可能为轻度炎症、运动或情绪因素所致,白细胞轻度升
高且复查能恢复正常者,可作合格结论。
3、1、4
恶性淋巴瘤
就是指原发于免疫系统(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得恶性肿瘤,其特点就是淋巴细胞或/与组织细胞大量增生。临床上常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发热,肝脾肿大,晚期可见恶液质与贫血等。本病一经诊断,、1、5
多发性骨髓瘤
为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得一种,其特点就是单克隆浆细胞呈肿瘤
性增生,从而破坏骨组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
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易发生感染等。本病一经诊断,作不合格结论。
3、1、6
脾功能亢进
就是一种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病因所引起,如感染、淤血
(心力衰竭、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阻塞等)、异常免疫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临床特点就是脾脏肿大伴有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单独或同时减少。本病一经诊断,作不合格结论。
3、1、7
出血性疾病
正常得止血机制由血管、血小板及凝血机制三方面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任何一个方面发生障碍都可导致异常出血,即出血不止或过多,称为出血性疾病。
1)血小板减少症:就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某109/L。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某109/L时可能会有出血,低于20某109/L时出血症状会加重,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直径V2mm)、紫癜(直
径3~5mm)或瘀斑(直径〉5mm)、牙龈出血、鼻出血,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如便血与尿血等。引起血小板减少得病因很多且复杂,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病因就是难以纠正得,作为体检,也不必进行病因学诊断,血小板减少症一经诊断,、药物因素等所致血小板一时性轻度减少,无出血倾向,消除上述因素后复查血小板计数能恢复正常水平者,可按合格处理.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zhuangzi1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10-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