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锐器伤防护
主要内容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标准预防与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
锐器伤危险因素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危害:
生物性
化学性
物理性
心理危害
其他危害因子
3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 OSHA)
其暴露途径包括: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
飞沫接触(droplet contact)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mon vehicle transmission)
医疗机构最主要的生物性危害为感染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8
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血源性病原体 Bloodborne pathogen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职业暴露的类型
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医务人员所面对的风险
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人
性病每年递增15%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600万人
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10%
丙型肝炎:3800万, 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
背景数据
美国CDC资料显示:138例医务人员因职业性暴露感染HIV或AIDS(1985-2001,USA)。
HIV感染者的各种体液(血液、精液、唾液、宫颈分泌物、CSF、眼泪、乳汁、尿液)均可分离到HIV。
主要通过精液、宫颈分泌物、血液传播。其他体液浓度极低,不具传染性。
无症状HIV感染者有传染性,潜伏期较长,平均8-10年。
窗口期的感染者有传染性。
住院病人血源性病原体流行状况
美国一家大学医院普外科(709例手术)
血源性病原体:38%(142/373,肝功能异常、粒细胞低下、静脉吸毒,自愿检测者)
HIV 26%
HBV 4%
HCV 35%
HCV+HIV 17%
Weiss et al Ann Surg 2005;241:803-7
SHEA(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
所有患者的血液与可能含有血液的体液成分(如脑脊液、腹水、羊水、胸水、关节腔滑液、心包积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其他血液污染的体液成分)均应被视为血源性病原体潜在的传染源;
所有医务工作者均应遵守标准预防的规范;
强调采用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暴露于血液等标本的几率;尽可能避免医患之间的血液传递。
职业安全与锐器伤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