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挖泥削坡施工方案3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
挖
泥
削
坡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09年11月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分册一之挖泥削坡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主编人: 周健清(项目总工) 编制人员:钟凯(项目常务副经理) 孙浩(技术部主任) 盛庆宝(项目副经理) 张波(测量主管)
审核人: 徐平(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施工单位: 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负责人: 徐平(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项目工程师: 周健清(项目总工工程师)
报送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报送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一、工程综述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
、工程地点:拟建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都市大桥镇前进村长江北岸,上游侧紧临科进船厂码头, km处为泰州杨湾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码头。
、工程概况:
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昌兴建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规划建设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5万吨级公用码头泊位3座,以及年产150万吨的超细矿渣粉磨生产线。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苏省江都市经济开发区沿江公业园区,使用长江岸线830m及相应水域。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包含一座主体码头和三座引桥,主体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795m,宽30m,码头桩基采用Ф
1000mmPHC(C型)管桩和Ф1000mmδ16钢管桩相结合的形式,引桥桩基岸侧部分采用Ф1000mm钻孔灌注桩,与码头衔接部分采用Ф1000mmPHC(C型)管桩。
本次码头挖泥削坡工程量约43930m3。
、建设单位: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镇江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工程量
根据设计挖泥削坡计算工程量,本工程需要挖泥约43930m3,其中部分为淤泥混块石。
、自然条件
、施工现场地貌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现场为长江河漫滩地貌,在拟建工程范围内,沿江大部分段落基本直立,。头道堤距码头后沿距离在25~30m。后方三道堤防之间现已经吹砂完成,形成的相应陆域标高在+
右。
头道堤外侧坡脚标高为+,现为长江漫滩,坡降比较平缓,漫滩近岸侧生长有芦苇、小灌木和水生杂草,并遗留有大量的护岸抛填块石。,岸坡突然变陡,坡降从--,码头前沿目前水深在-。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下游冲积成因的河漫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堆积物,据钻孔资料,场地内可分为10个岩土单元体,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灰色、灰黄色,松散,主要由粉细砂、粉质粘土组成。~,~,~。本层主要分布在陆域,新筑头道堤及二道堤上为粉质粘土,堤间地段为粉细砂。
①-1层块石(Q4ml):杂色,松散,为人工抛石而成,混碎石,夹淤泥质粉质粘土。主要成份为灰岩,次为花岗岩。~,层底标高-~
,~。主要分布于水域岸坡表层,仅个别勘孔该层缺失。浅漫滩局部地段该层呈透镜体夹于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另在浅漫滩表层可见面积大小不等,厚度不等,呈条带状,沿水沫线分布的抛石。
②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软~可塑,含少量粉细砂。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层底标高-~,~。本层主要分布在陆域。为新近沉积土。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灰色,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无光泽,高压缩性。~,层底标高-~,~
。(1~2击)。本层主要分布于水域及浅漫滩地段。为新近沉积土
码头挖泥削坡施工方案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