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并不像一般所说的“一文多教”那样简单。“同课异构”的“异”不止是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更是指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换句话说,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是外在的“异”,而教学内容的“异”是内在的“异”。因为教学方式的“异”终究取决于不同教学内容的甄选和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判断,也即“教什么”先于“怎么教”。
“同课异构”的“异”终究要根据“学情”而定。换言之,“同课异构”的另一面即意味着“异课同构”,不同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同教学策略和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已经成为不同内涵上的“课堂”,但最终还都是落脚在学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上。
使同一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承载不同的课程目标,即同而求异。从教学内容来说,课文文本蕴含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给我们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空间。
第1页/共19页
异课同构——?
目前人们热衷于“同课异构”,却对“异课同构”给以冷遇。“异课同构”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主要形式,所谓异课同构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同样一种教学模式,甚至同一种教学结构、同一种教学方法、同一教学理念来完成课堂教学。“异课同构”有利于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课标、教材,有利于学生快速理顺教材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异课同构”在单元模块高效学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理想的“异课同构”有利于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解读,盲目追求“同构”。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如果对教学内容没有全面、准确、透彻的解读,仅仅只对教学模式生搬硬套,这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学生、老师、教材互不相关的“三张皮”课堂现象。
推荐:,促进单元模块高效教学——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1:105-108+121.
第2页/共19页
同课异构——个性特色基于学情不同初级
异课同构——共性规律性基于内容性质相同高级
同课异构的本质是比较研究,即通过对异构现象的深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因此,异构所展现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对同——教学规律的一种追求。
第3页/共19页
延伸思考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的“同”与“异”该如何理解?他们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4页/共19页
第5页/共19页
课标要求
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6页/共19页
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思考:
1、郭昕的教学流程(一位同学)
2、许志勇的教学流程(一位同学)
3、二者的"异"体现在哪里?
4、导致出现这些“异”的原因何在?
结论:同课异构的异由决定或影响
第7页/共19页
农业与工业区位因素的思考
1、分别写出杜伟、胡昕娟的教学流程
2、四位同学的“同”与“异”分别体现在哪里?并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3、得出的结论是:决定了(影响了)。
第8页/共19页
第9页/共19页
第10页/共19页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