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
第一章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务
院批转《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重点》,明确改革的重点: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积
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快有关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方面的体制改
革。
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
难点和重点。《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
础”,并对现代企业制度作了理论性的概括,指明了企业改革的方向,使企业改革在思路上迈
出重大步伐。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整转变
为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我国企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改
革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国有资产监管
制度等。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外贸企业,使外贸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加强凝聚力,发挥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
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增强企业实力。要使外贸企业由国家计划的执行者真正转变为
进出口商品的经营者;以出口创汇为主,同时重视经济效益;坚持“以质取胜”,多元化开拓市
场;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进出口代
理制,转变经营作风,搞好代理服务。具备条件的外贸企业要逐步改变为规范化的有限责任
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允许吸收法人股、职工内部少量持股。少数股份公司,经过严格审定批
准后可以成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
上,通过投资、参股、联合开发生产、联合经营等方式,形成一批以贸易为龙头,贸工农技相结
合的或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财税体制改革是年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包括税制改革,建立分税制和国有企业
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强化流转税和所得税,完善地方税,使各种税种
的功能充分发挥,以规范化的税制增强税收的聚财和调控功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
增长而持续、稳定增长,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
收体系。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范围,在科学确定地方财政收支基数的基础上,合理界定中央
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二是中央
和地方分设税务机构,分别收税;三是中央适当集中一部分财力。
实行财税体制改革,对于扩大外贸出口有利。一是实行统一的增值税,一个商品其增值
税税率一经确定,不论其是由一个企业生产,还是由几个企业协作生产,也不论经过了多少
生产经营环节,只要商品售价相同,税收负担始终一致。由于按增值额征税商品整体税负不
变,所以对于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不同的流通渠道而言,可以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对于
出口商品而言,可以做到准确彻底。这样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
口。二是从年开始,出口退税按新的体制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可以避免某些地方外贸
出口以后不能及时、全额彻底退税的问题,也有利于扩大外贸出口。三是不分企业性质,对所
有的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的所得税率,并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时候实行内外统一
的企业所得税制,这样也有利于等竞争,进一步扩大外贸的经营规模。
年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建
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
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这是完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把人民银行办
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重要环节。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
性银行,把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目前承担的大量政策性贷款业务交由政策性银行经营,这不
但有利于专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控制
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也是
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政策性银行成立以后,现有的国家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成真正的国
有商业银行,
对外经济贸易新规范 大学教学读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