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鱼类禁用药物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鱼类禁用药物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渔业禁用药物及替代品简介
前言
2002年,农业部此次颁布的渔用禁药为31种(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杀虫脒、双甲脒、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碌、锥虫胂胺、酒石酸锑钾、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喹乙醇、速达肥、乙烯雌酚、甲基睾丸酮),这31种按医药学分类,大至可分为十几大类。现将各类药物的特性、危害及其替代产品做如下归纳:
一、有机氯制剂
1、特性
在有机氯制剂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六六六别名为六氯化苯,还有林丹(丙体六六六)和毒杀芬、DDT等。它们的性状一般都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体。
2、作用
主要作用是杀灭鱼虱、水蜈蚣等敌害。
3、危害
以上四种杀虫剂的最大特点是毒性高、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有生物富集作用,长期使用,通过食物链传递,有致癌性,对人体的功能性器官有损害。
4、禁用情况
在我国六十年代已开始禁用。在国外该类物也已被禁用。
5、替代品
在我国有机氯制剂禁用后,取而代之的是有机磷制剂。因此,在日常的养殖生产上杀虫剂一般选择敌百虫。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三代虫、指环虫、鱼虱、水蜈蚣、锚头鳋、中华鳋等病。
二、含汞制剂
1、特性
含汞制剂主要是甘汞,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氯化汞。此外还有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等。它们均为白色晶状颗粒,遇热还原成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对人、牲有毒。
2、作用
硝酸亚汞在渔业生产中,主要用于治疗小瓜虫病且显著疗效。同时对车轮虫、斜管虫、白头白嘴病白皮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3、危害
此类产品是一种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的一种药物,有较强的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汞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不能随代谢排出体外。同样在鱼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汞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肾损害等症状。
4、禁用情况
国外已经在水产养殖上禁用这类药物,我国也已禁用。
5、替代品
用福尔马林可替代硝酸亚汞。此外中草药合剂(干辣椒粉、生姜、五倍子土荆芥等煎煮)治疗小瓜虫病虽治疗时间长,但疗效比较彻底。
三、呋喃类
1、特性
呋喃类的药物主要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它们都是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极易溶解。
2、作用
呋喃类的药物在养殖生产上主要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鱼病,如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
3、危害
长期使用和滥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险,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病。
呋喃唑酮最初应用于人体,用于治疗腹泻。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如果呋喃唑酮残留鱼体,会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肝坏死等疾病。
4、禁用情况
目前该类药物在欧盟国家已被禁用。我国农业部在禁用渔药中已明确规定:渔业养殖生产禁用此药。在出口食品检测中绝对不允许检出。不仅是水产品,而且是所有食品动物中均不得使用。
5、替代品
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氯制剂,如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以上这些都可以替代呋喃类的药品。
此外,对一些皮肤不耐刺激的或某些标明对氯制剂敏感的名优鱼类可使用碘制剂。
四、五氯酚钠
1、特性
五氯酚钠是一种含酚制剂,它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
2、作用
五氯酚钠主要用于清塘,可以杀野杂鱼以及螺蛳、蚌等敌害。
3、危害
该药品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粘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4、禁用情况
该药早已被列为养殖生产禁用药品。
5、替代品
用于清塘消毒的药物很多,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新产品有氯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以上这些都可替代五氯酚钠。
五、孔雀石绿
1、特性
本品是一种颜料,翠绿到绿色,是一种商品颜料。
2、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水霉病,具有杀菌、杀虫抗真菌的作用。用于鱼巢消毒等。
3、危害
孔雀石绿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 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4、禁用情况
此药也被列为养殖生产禁用药品。
5、替代品
福尔马林为其替代品之一,氯制剂也可作为其替代品。此外,亚甲基蓝与孔雀石绿虽同属于染料药物,但较孔雀石绿毒性低,效果好。
六、抗生素
1、特性
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指的是氯霉素、红霉素等,它们都是属于微生物合成制剂。一般为白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
2、作用
氯霉素在渔业生产中主要是用以治疗鳗鱼的赤鳍、红点病,鱼类的弧菌病、痘疮病等。
红霉素用于治疗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等。
3、危害
此次农业部公告第193号禁用清单规定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形成,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4、禁用情况
对于氯霉素及其制剂,国家规定所用食品动物均不可使用,且水产品中不得检出。而红霉素为限用药品,其在水产品中的允许含量指标为100微克/公斤。
5、替代品
可选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恶喹酸(喹诺酮类)等替代。
七、磺胺类药物
1、特性
这次被禁用的磺胺类药物有两种:磺胺噻唑别名消治龙和磺胺咪别名为磺胺胍。该类药物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遇光易氧化。
2、作用
磺胺脒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磺胺噻唑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赤皮病和球虫病等疾病。
3、危害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表现在皮炎,同时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还可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析出结晶后损害肾脏,使肝肾等器官负荷过重,引发不良反应,例如颗粒性白细胞缺乏,急性及亚急性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4、禁用情况
此药在养殖上被列为禁用药品。
5、替代品
如果发生细菌性疾病可选择氯制剂、碘制剂作为替代品进行治疗。
如果发生肠炎,可以选用大蒜、大蒜素、大黄等作为替代品,还可选择未被禁用的新诺明、新明磺治疗鲤科鱼类的肠炎。
八、喹乙醇
喹乙醇的别名为喹酰胺醇。它的化学性质稳定,无臭、味苦、冷水微溶、热水溶解。因其性能稳定、效果显著、用量少、在人工合成的喹恶啉化合物中是一种理想的畜禽抗菌促生长剂。近几年来,喹已醇已被用作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在鱼虾养殖应用增重效果显著。
作用:一、抑制动物肠道中微生物繁殖生长、减少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二、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的寄生,增强动物免疫力。三、提高蛋白质同化率,加强氮储存。四、促进动物对粗蛋白、脂肪的消化。
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它是一种化学促生长剂。主要是添加在饲料中,促进鱼体生长。
有学者研究发现:喹已醇在鲤鱼血液中蓄积后消失较慢,应激出血可能是因为血液中的喹已醇改变了毛细血管的脆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如果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此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肝脏肿大、腹水、鱼类鳞片松弛、脱落,造成死亡。
对人类的危害:如果长期使用此类药物,还会造成耐药性,导致球菌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喹乙醇在欧盟国家已被禁用,此次也被农业部列为渔业养殖生产禁用添加剂。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
鱼类禁用药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