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是由【zl201163zl】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4-
-1-
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补充勘察)
-24-
-3-
-3-
-3-
目录
目录 -4-
1前言 -5-
-5-
-5-
-5-
-6-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 -6-
-7-
-7-
-8-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8-
-8-
、水文 -9-
-9-
-9-
-9-
-10-
、土腐蚀性评价 -10-
-11-
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11-
-11-
-12-
-13-
-13-
4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15-
-15-
-15-
-15-
(构)筑物的影响评价 -16-
-17-
5场地地基评价 -22-
-22-
-22-
-22-
-22-
-24-
、桩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 -24-
-24-
6结论与建议 -25-
-25-
-26-
1前言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涪陵新区,南侧紧邻聚业大道,西侧为已建环城西路市政道路,交通便利。该项目于2015年10月甲方已委托我司对本项目进行了详细勘察工作,并提供了《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项目编号:KC(2015)-02-0013301C(A489),审查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由于设计方案调整以及项目的工程名称变更,故进行本次补充勘察。为满足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需要,
-24-
-4-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发包方、业主方)委托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包方,下称我公司)对拟建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察工作。双方于2018年4月正式签定了《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业主方同时提出了《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及1:500建筑总平面图,要求按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拟建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30631m2,总建筑面积17万m2。场地现状已整平成上、下两坪台,,,本次补勘由一、二、三期门诊楼3F/3D/-2F、医技楼3F/3D/-2F、一、二、三期住院楼12F/3D/-2F和体检楼2F/1D组成;-1。
-1拟建项目设计特征表
拟建物名称
层数
结构类型
单柱荷载kN/柱
安全等级
设计地坪高程(m)
体检楼
2F/1D
框架剪力墙
3000
一级
±=
病房楼(一期)
12F/3D/-2F
框架剪力墙
15000
一级
±=
病房楼(三期)
12F/3D/-2F
框架剪力墙
15000
一级
±=
门诊(一期)
3F/3D/-2F
框架剪力墙
6000
一级
±=
门诊(二期)
3F/3D/-2F
框架剪力墙
6000
一级
±=
医技楼
4F/3D/-2F
框架剪力墙
7000
一级
±=
地下室
-2F
框架剪力墙
3000
二级
-2F=/-1F=
,为岩质和土质基坑边坡,基坑边坡现状局部段已基本形成;,属超限基坑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
场地东侧环境边坡前期已进行详细勘察,并已支护治理,未见变形迹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
本次勘察的目的为设计方案调整后施工图设计与施工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具体勘察任务如下:
,勘察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型式等有关资料;
、地质构造、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等地质环境;
、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及有无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判定水、土腐蚀性;评价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评价地震效应;
、基础类型及基础埋深等的选择提出建议;
,并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建议。
该项目于2012年3月甲方已委托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对本项目进行了初步勘察工作,并提供了《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该项目于2015年10月甲方已委托我司对本项目进行了一次性勘察工作,并提供了《
-6-
-3-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项目编号:KC(2015)-02-0013301C(A489),审查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由于设计方案调整以及项目的工程名称变更,故本次勘察为补充勘察。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本工程勘察范围应包括环境挖填方边坡及其影响的区域。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1),勘察范围符合渝建〔2013〕345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的规定。
-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
判定款项
判定条件
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
判定结果
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
1
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
已治理
满足勘察范围
2
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
已治理
满足勘察范围
3
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
已治理
满足勘察范围
4
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
已治理
满足勘察范围
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
1
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
勘察范围大于2倍岩质基坑边坡高度
满足勘察范围
2
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
勘察范围大于2倍土质基坑边坡高度
满足勘察范围
3
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
勘察范围大于2倍岩质基坑边坡高度
满足勘察范围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
: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
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
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3);
4业主提供的设计调整方案后的平面图(1:500)。
:
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技术规程》(JGJ/T87-201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参考规范;
10《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11《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
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拟建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一、二级;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场地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综合确定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判定因素
地质环境情况
场地复杂程度
1
地形、地貌
有两种地貌单元,地形整体平缓,局部呈台阶状;
中等复杂
2
岩层倾角(°)
11
中等复杂
3
岩体完整性
较完整、裂隙不发育
简单
-6-
-3-
4
岩土特征
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
填土为特殊性土
中等复杂
5
土层厚度(m)
复杂
6
水文地质条件
简单
简单
7
不良地质现象
不发育
简单
8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
边坡高度m
土质边坡
中等
岩质边坡
简单
洞顶覆盖厚度与洞跨之比
/
简单
采空区占地用地面积比例%
/
简单
9
相邻建筑物影响程度
中等
中等复杂
场地类别综合判定
中等复杂场地
据甲级勘察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场地实际,确定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钻探、原位测试、波速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线、钻孔根据拟建建筑物位置按照规范以控制整个场地为目的布孔,且兼顾建筑物柱列线布置。~,其中利用《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中勘钻孔15个(编号ZC);利用《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场平边坡及培训楼详勘》中勘探孔8个(编号ZYL和LBP),利用《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中勘探孔85个(编号LZY),本次实施钻孔119个(编号ZK)一般孔孔深进入预计持力层以下中等风化基岩8m以上,控制孔孔深进入预计持力层以下中等风化基岩12m以上。共布置钻孔219个,其中控制性钻孔121个。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我公司于2018年5月22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驻现场施工,开动XY-100型钻机10台,工程技术人员跟班编录。在钻探施工期间,同时开展场区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采样、测试工作,野外作业于2018年5月30日结束,共完成钻孔119个,。。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测量
钻探
利用钻探
采样及试验
波速测试
(1:500)
勘探点测量
剖面测量
孔数
总进尺
岩样
水位观测
抽水试验
触探
km2
个/次(组日)
km/条
孔
m
孔/m
组
次
台/班
m/孔
孔/m
119/1(1)
119
40
119
1
6/
:测量起始数据为业主方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及1956年黄海高程系,勘探点及地质剖面均采用中海达动态GPS-RTK及全站仪实测,其成果精度满足要求。
点名
X坐标(m)
Y坐标(m)
高程(m)
OXT0171
OXT0172
(同时进行地质测绘):采用1:500现状地形图,现场实际勾绘了地层界线,并在场区及邻近基岩露头处实测了地层与裂隙产状,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10台XY-100型钻机施工,钻孔直径91mm。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钻探技术要求及钻探操作规程进行,对填土、水域地段采用了跟管钻进,由于准备充分,现场对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到位,施工中未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钻孔岩芯回次采取率:第四系土层73~81%;强风化基岩77~89%;中等风化基岩83~95%。
、试验:本次勘察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采集岩芯样40组;现场对样品及时密封送重庆空港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岩样均在设计地坪高程以下采集;在5个钻孔中进行了声波测试,;在填土厚度较大的ZK16、ZK35、ZK47、ZK64四个钻孔作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试验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规程规定执行,试验成果真实可靠;采样及试验孔占总孔数的三分之一多。
-7-
-3-
: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对所有钻孔进行了地下水位观测,并在间隔24小时后对钻孔均进行了地下静止水位的量测,并在钻孔ZK17作了简易抽水试验。
本勘察报告所有图件均采用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开发经鉴定合格并授权使用的制图软件《工勘绘图软件2005》绘制,满足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
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达到了建设方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勘察工作中业主方委托了具有外业勘察见证资质的重庆得武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见证员:汤碧文,印章号:YKJZ-2310570-0012)进行了全过程的外业勘察见证,勘察质量合格。
2012年3月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对本项目进行了初步勘察工作,并提供了《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勘察结论:场地岩土组成主要由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组成覆盖层,基岩主要为砂质泥岩和砂岩,勘孔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内土层、强风化岩石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其下伏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稳定,是拟建物良好的持力层,当对场地东侧岩质边坡整治后才适宜本工程修建。
同年10月19日~11月8日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对本项目环境边坡和培训楼工程进行了详细勘察,并提供了《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场平边坡及培训楼详勘》。勘察结论:拟建场内及周边未见危岩、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勘孔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拟建场地东侧与在建玉屏村安置房较近,边坡东段施工对此有影响,当对各段环境边坡经支挡稳定后,拟建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拟建物建设。
2015年10月甲方已委托我司对本项目进行了详细勘察工作,并提供了《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项目编号:KC(2015)-02-0013301C(A489),审查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勘察结论:场内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填土厚度较大区域的孔内存在静止地下水位,表明场地内填土层较厚、裂隙发育地段赋存地下水,属上层滞水,场内地下水无统一地下水位,水量受季节影响显著。旱季水量较小,雨季水量较大。若在雨季施工,地表水易沿土体孔隙及岩体裂隙渗透进入基坑内,形成短时性滞水。施工期间应注意加强地表水的排水防渗工作。场地地下水和地基土对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对工程建设形成的基坑边坡进行有效治理后,拟建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场地行政区划属涪陵李渡新区石马村3社,原始地貌属丘陵地貌,为沟槽地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多农田、土坎分布,部分地段为民居,小地名分别为上湾、下湾和火地湾。勘察期间,拟建场地现已基本整平,场地外环境边坡已治理,场内基坑边坡已开挖或回填基本形成。现状整平成上、下两坪台,,,(ZY19),(ZY25),,场地现状斜坡坡角3~8°,整体地形起伏较小。
拟建场地南侧为已建聚业大道,东侧为已建玉屏村安置房,西侧为已建环城西路市政道路,本项目拟建建筑物距离拟建场地约20米。
、水文
气象:场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盛夏炎热,冬季严寒,雨量充沛。
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2℃,最低-℃。
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雨季集中在4~10月份,占75%,,丰水期4~9月份,枯水期11月~次年2月,最大日降雨量超过100mm。
-8-
-3-
风向: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7%,次导风向为北风,频率6%,,,,,。
水文:拟建场范围内未见池塘、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水文条件简单。
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构造位于石溪堡子场向斜北扬起端靠北西侧,未见断层通过本场地,未见断裂破碎带分布,岩层分布稳定,未见褶皱分布,地质构造简单。据场内和场外基岩露头观测:
岩层产状:60°∠11°;层面平直,闭合~微张状,泥质充填,砂岩与砂质泥岩之间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砂岩、砂质泥岩内部层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观测到岩体中发育三组裂隙:
①:245°∠75°,延伸5m左右,~,微张,裂隙充填少量泥质物,~,无胶结,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②:145°∠85°,延伸6~7m,~,~,充填碎屑物为主,~,无胶结,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③:290°∠80°,~,多张开,少充填,面粗糙偶含粘泥,无胶结,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据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由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现由新到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素填土(Q4ml):杂色,不均匀,结构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强风化砂质泥岩碎块石和砂岩碎块石等组成。硬杂物含量约20%~45%,粒径3~30cm,回填时间约2~3年,为平场机械抛填堆填,局部有架空现象,分布于整个拟建场,(ZK58)~(LZY133),西侧最厚、东侧较薄。
粉质粘土(Q4dl+el):棕黄色,残坡积成因,可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粉质粘土中含少量硬质物,(LZY43)~(LZY47),局部钻孔揭露该层,位于素填土之下,基岩之上。
(J2s)
砂质泥岩(J2s-Sm):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段含砂质较重或条带。强风化层风化强烈,岩芯破碎呈碎块状,质极软;中等风化岩体强度稍高,岩芯较破碎,质硬,锤击不宜碎,~,分布于整个拟建场地。
砂岩(J2s-Ss):灰黄色、灰色~青灰色主,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并含云母等,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
拟建场区地表被第四系层覆盖,基岩埋深变化较大,~,基岩面总体向西侧倾斜,倾角一般10°~15°。据钻探揭露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
:裂隙发育,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明显变化,岩石被裂隙分割成碎块状,裂面多充填泥膜,钻孔岩芯多呈碎块状,质极软。~。
: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短柱状,少量碎块状,~。(LZY36)。
各风化带具体情况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据调查,拟建场地内及周边未见未见池塘、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因素判定,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素填土中,为透水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孔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水量呈雨季大、旱季小的特点;
-10-
-3-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泥岩裂隙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中,受大气降雨和上覆孔隙水的补给;向场地北西侧低洼处排泄。
本次钻探施工期间正值雨季,钻孔施工结束后抽干钻孔内施工用水,经24h水位观测,场地填土厚度较大区域的孔内存在静止地下水位,表明场地内填土层较厚地段存在上层滞水,经观测,~,~,主要位素填土层中。根据分析,勘察区地势较低,三面高,填土厚度较大,地形平缓,有利于地下水汇集,在雨季大气降水渗漏入素填土中,场地内将存在上层滞水,即临时性潜水,旱季和雨后数日水量减少,雨季水位有提高的可能;向场地西侧排泄。
本次勘察对ZK23进行了简易抽水试验,,,,属中等透水层。
钻孔编号
ZK23
计算公式
抽水前静止水位(m)
含水层厚度H(m)
地层岩性
素填土、砂岩
降深S(m)
流量Q(m3/d)
恢复水位(m)
影响半径R(m)
抽水稳定延续时间h(h)
8
恢复水位观测时间(h)
10
抽水段钻孔半径r(m)
渗透系数K
、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周边地质环境调查和前期《重庆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涪陵基地暨涪陵中心医院李渡医院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中取地表水简分析结果()表明:场区附近岩、土层无工业污染,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离子
ρ(B)
C(1/zBz±)
x(1/zBz±)/%
项目
mg/L
mmol/L
%
阳离子
Na+
pH值
K+
色度
<5
Ca2+
浑浊度
<4
Mg2+
嗅和味
无
-
-
-
-
项目
mg/L
合计
游离CO2
阴离子
HCO3-
侵蚀性CO2
CO32-
总硬度(以CaCO3计)
Cl-
总碱度(以CaCO3计)
SO42-
暂时硬度(以CaCO3计)
-
-
-
-
永久硬度(以CaCO3计)
合计
负硬度(以CaCO3计)
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10-
-3-
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7-2005中的有关规定及以下公式统计:
0=
σ=
δ=
ψa=1±δ式中,指标作为作用项时取“+”;指标作为抗力项时取“-”;
K=ψa·0
式中:i—岩土参数的试验值
0—岩土参数的平均值
K—岩土参数的标准值
σ—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
ψa—修正系数
本次工作中,所有岩土样均按规范要求采集,样品具有代表性,试验方法与操作正确;综合测试手段可靠;方法得当,数据合理。
1)、素填土:
本次勘察在场地填土较厚的ZK16、ZK35、ZK47、,各孔触探曲线、锤击数的统计详见钻孔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表)。-1。~,,~。锤击数在横向和竖向分布上均无规律。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填土内部碎石分布不均匀,粒径差异较大,无序堆填,结构松散,均匀性差。
-1素填土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
孔号
试验段起止(m)
试验段厚度(m)
未修正N63。5加权平均值
ZK16
~
ZK35
~
ZK47
~
ZK64
~
2)、粉质粘土:
本次未能取样和试验,物理力学指标利用前期勘察报告中试验成果。
-2粉质粘土试验成果统计
-2知,、,为可塑状,,为粉质粘土,属中等压缩性土;,°,、°。
拟建场区基岩强风化岩体破碎,岩质软,多呈碎块状,不便取样。本次对中等风化砂质泥岩采集样品22组,中等风化砂岩采集样品19组分别进行物性、抗压、抗拉、抗剪以及变形试验。本次利用
-12-
-3-
医院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