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闻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医《闻诊》 】是由【逍遥小书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闻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闻诊
listeningandsmelling
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即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为四诊之一。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在病变过程中,声音和气味也可出现相应变化,反映出内在病变。在临床上,可推断正邪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
听声音 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的变化,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语声、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的盛衰和邪气的性质。语声高亢洪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所致。若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所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所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的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因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因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所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属虚证。呼吸声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辘辘,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呃逆,俗称打呃。日常打呃,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所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嗳气,古称噫气,若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所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因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情志变化致成的嗳气,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适,为肝气犯胃,常随情志变化而减轻或剧增。
嗅气味 分为病体和病室的气味两种。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嗅气味以辨邪气性质为主,包括:①口中气味。口臭是胃热,或有龋齿,咽喉、口腔溃疡,口腔不洁等。口气酸臭,多因宿食不化。口气腥臭,咳吐脓血是肺痈。②排泄物气味。如痰、涕、大小便、月经、白带等气味酸腐秽臭,大多为实热或湿热。痰涕秽臭而黄稠,为肺中有热;大便酸臭为肠胃有热;小便臊臭混浊、白带色黄而臭,为湿热下注。凡排泄物气味微有腥臭,多属虚寒或寒湿。大便腥气而溏稀,为大肠虚寒;白带味腥而清稀,为寒湿下注;汗有腥膻气,为风湿热久蕴于皮肤,而津液蒸变所致。病室的气味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有霉腐臭气充满室内;若室内有血腥气味,多为失血证;有尿臊味,多见于水肿晚期患者;疮疡溃烂者,室内有腐烂的恶臭味等。

中医《闻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逍遥小书生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