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历史探源*发表于《广西博物馆文集》第四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第143~152页。原文两栏,脚注。亦载于《桂林文化》2007年第1期,60~70页。
【提要】公元前111年设立始安县只是今桂林城区而不是桂林设县建城历史的开端。桂林设县建城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82年楚载的历史则可以上推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虞夏时期。
【关键词】桂林历史探源
【作者】漆招进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研究馆员。广西桂林,541003。
本文所说的桂林,是指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桂林市”,即不仅包括桂林“市府”所在的桂林5城区,还包括属于桂林市行政区划的12县域(临桂、阳朔、灵川、兴安、全州、资源、龙胜、永福、灌阳、恭城、平乐、荔浦),涵盖了明代以来“桂林府”的全部范围和平乐府的部分范围。桂林城区的历史与桂林或桂林市的历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桂林城区的历史代表桂林或桂林市的历史,因此现在流行的桂林城市历史开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设立始安县的说法应予修正。依笔者之见,桂林的城市历史最早可以上推到公元前382年楚百越”后在“苍梧”之地设立的兆阝阳城,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可以上推到虞夏时期,即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虞舜南巡苍梧。以下试论之。
一、桂林城市建设历史之开端
人类的历史,按照有无文字记载,划分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两个范畴。“史前”与“历史”的分野主要在于有无文字记载。文字记载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同时代的文书档案;二是后世修撰的史书。后世修撰的史书又有两种情形:一是根据前朝文书档案修撰,如清朝修《明史》,民国修《清史稿》;二是根据口耳传说、故老指认的遗迹遗物等非文字资料修撰,如西汉《史记》中的《五帝本纪》。
中录、由儒家创始人孔丘删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其记录年份起自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但是,公元前722年并不是中载历史之开端。成书时间晚于《春秋》、被历代史学家奉为经典的中》)记述的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比《春秋》的起始时间早119年。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历史的开端。
然而“有确切纪年历史”并不等同于“有文字记载历史”。第一:《史记》之《五帝本纪》记述的中国历史的开端始于五帝之首黄帝,并且排列出从黄帝到西周共和元年间历代帝王的世系和部分帝王的在位年数,此段历史已堪称“有文字记载历史”。第二:迄今已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超过10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不相重复的文字超过4100个,已经释读并和现代汉字相联系的文字超过1250个。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甲骨卜辞尽管还称不上史书,但足以证明商代已有成熟的文字和文书,商代历史是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学者们已根据甲骨卜辞排列出商王世系,实际情形与《史记》的记述基本一致。第三:中国现存最早的上古文书集《尚书》虽成书于春秋时期,但所收录文书上起虞舜,下至西周,即使最早的五篇《虞书》不是原文,也必有所据,足证自虞舜时期起中国已有连续的文书档案。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
桂林历史探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