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个给力”推进精准扶贫.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个给力”推进精准扶贫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如何在贫困村发挥好“精准扶贫”应有的突出作用?攀枝花市仁和区的10名第一书记,从“三个给力”入手,找到了发挥作用的“金钥匙”,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用“给力党建”,统领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到了贫困村,往往首先思考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或者说是忽视。然而,仁和区的第一书记们,却将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从未放松过。
2015年8月,徐承来到平地镇辣子哨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在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中,他发现辣子哨村的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没有发挥好,“不给力”的党组织和党员,成了制约该村发展的一大短板。
“在村‘两委’委员中,有的同志团结队伍能力差,担当意识差,和群众的密切程度差,执行镇党委的决定差。如此‘四差’的村党组织和党员,又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呢?”徐承在调研报告中这样分析问题。
如何办?徐承有针对性地将“三会一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紧密结合起来,一年多的时间,让村党组织和党员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该村30岁的李应红是入党积极分子,如今她正在大力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已经走上了一条“党支部+专合组织+贫困户”的致富发展之路。
辣子哨村党总支书记纳明付说:“我们村之所以成为贫困村,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徐书记的帮助下,如今,全村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务本乡大火山村的第一书记陈天锐说:“党建工作出生产力,这是村‘两委’一班人思想上的共识,不抓好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就会后劲儿不足。党员和群众团结一心,发展经济才会形成合力。”
在大火山村,他抓党建工作有办法,穷根逐渐被拔除,让这个省级贫困村逐渐“火起来”,变了新模样。
在仁和区,第一书记们用“给力党建”来统领精准扶贫中千头万绪的工作,才得以打开了新的局面。
用“给力项目”,念好产业发展经
第一书记在贫困村,如何找准工作的重点,发展经济当然是头等大事。但是,如何根据本村的气候、土壤、水源、交通、传统产业等实际情况,再结合市场,科学规划长远的产业发展之路,这却是一门学问。仁和区的第一书记们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用项目来支撑,使得每个贫困村都有了“给力项目”。
“现在我晓得了,老农民也要懂科学,才能挣更多的钱。梨树地里千万不能栽玉米,新栽的小树上挂的所有果子,也必须尽早摘!这是‘红梨书记’请来的专家教的,3年后,我就不穷了!”2016年8月9日,大龙潭乡大龙潭村的村民郑红云在自己的红梨地里,忙着摘果子。
他所说的“红梨书记”,名叫罗国祥。在他的带领下,2016年全村已经种上了1600亩红梨。如今,红梨这个产业发展项目,成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一大希望,老乡们还给他送了一顶
“红梨书记”的美称。
其实,罗国祥在帮助群众找准产业发展之路上,特别不容易。
“种植烤烟多年,但没有形成气候,群众积极性不高。海拔正好处于1500米的芒果种植高度临界点,而芒果连年来遭遇霜冻,果树死了不少,发展芒果也不行。我们先外出考察,各小组、村‘两委’再反复讨论,前后干了两个月,才最终敲定了红梨产业。”罗国祥说。此外,他还三次请来农林专家,现场“把脉问诊”,为敲定发展红梨产业注入“科技含量”。
何为项目?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的第一书记刁炜,被群众称为“

“三个给力”推进精准扶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