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论文-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战略联盟成为许多企业应对复杂社会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战略联盟对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战略联盟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文化差异、分配不均、技术外泄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风险,以充分发挥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人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论述了战略联盟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战略联盟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战略联盟;风险;风险防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战略联盟就逐渐成一种新兴的流行的战略管理思想。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提出的,他们认为战略联盟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一般指企业,如果企业间的某些部门达成联盟关系,也适用此定义)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或组织,战略联盟是自发的,联盟的双方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战略联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战略联盟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失败的战略联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战略联盟带来的风险进行思考,并采取适合的措施加以防范,以提高企业在战略联盟过程中的成功率,促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1 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战略联盟成为许多企业应对复杂社会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战略联盟对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所谓战略目标,就是企业通过最有效的战略选择,最终实现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依据。当前,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在缩短、知识技能增长的速度在加快,使得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企业间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而且还依赖于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企业只能在某一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单靠自身的能力,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显然不行,因此企业需要寻求伙伴来帮助自己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寻求伙伴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拥有自己所需资源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因而更容易实现资源获取上的多样性。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就能建立与先进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得联盟间各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发挥自身优势,在产品研发上相互促进,在管理方法上相互融合,在技术创新上相互提升,从而通过共享机制,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降低企业的运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柔性,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促进企业的研究和开发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实现各个企业间的优势资源互补,从而提升整个联盟的运作效率。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完全单独设计和开发一项新产品新技术,或是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是战略联盟最重要的合作领域,知识战略联盟和技术战略联盟是最为常见的联盟方式。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减少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研发的成功机率。
2 企业战略联盟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显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过程中成功率都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联盟过程中个企业存在着文化差异、分配不均、技术外泄等不同类型的风险。
文化差异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成长历程,也就使得企业间各自的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存在差异。企业间联盟,就必然需要沟通,不同文化的差异会阻碍企业间的有效沟通,尤其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进行联盟个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无法沟通也就无法合作。出于企业各自利益的驱动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也使得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合作、人员协调等各方面发生冲突,如果联盟伙伴之间没有处理好这些企业文化的差异,这样很可能就直接造成了联盟的失败。
利益分配不均的风险
战略联盟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获利和自身的发展。为此,战略联盟的利润分配体制是否公平合理、积极有效是影响
胃癌根治术的图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