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省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研究.doc河北省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截止到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表明;我国人口结构已由成年型步入老年型,老龄化问题已兵临城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将超过城镇,河北省也不例外。2010年11月,%,%,这意味河北省农村有超过133万户空巢老人家庭。河北省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2008年,河北省肥乡县通过大胆探索实践,建立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优先优惠”为特征的农村互助幸福院,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具有肥乡特色的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
中国 3/vie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一、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必要性
(一)4-2-1家庭模式驱使下,大多农村老人无人照拂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转型,农村独生子女现象也随处可见,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大量青壮年进城发展,让很多农村地区成为“孤岛”农村老人无人照拂,“老无所养”问题严重。由于我国4-2-1家庭模式凸显,年轻人承担的各方面压力日益变大,既要抚养孩子,又要赡养老人,以及中国这种“管小不管老”的错误观念,子女们顶着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压力,即使想照料家中年迈父母,已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这些老人晚年该何去何从?
(二)农村老人养老积蓄有限,适合互助养老模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地区80%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且大部分没有养老金,农村老人到了晚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又受中国传统错误思想影响,老人们年轻时辛苦劳动积累的家庭积蓄,到老又会向年轻儿女及后代倾斜,这种重幼轻老的观念使大部分农村老人晚年没有任何积蓄、收入入住机构养老院,那么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将是他们“老有所养”的首选之处。
二、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具备的优势
(一)互助合作养老模式运行成本较低
河北省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农村空巢、留守老人�B老问题,在肥乡县率先成功探索一条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新道路
――肥乡县互助幸福院。这种模式是由村集体主办,由村干部兼职管理,运营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和村里集体经济。幸福院依靠政府资助、村里集体经济建设,建设规模、标准不一,大都是村集体租赁或利用村里闲置学校改建、扩建而成,建设成本较低。互助幸福院内水、电、暖、煤等日常开支以及配备的电视、麻将、纸牌等娱乐设施都由集体提供,老人们免费享用。另外,互助幸福院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老人们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年满60周岁,生活能自理且儿女同意的本村独居老人可自愿申请入住,入住时老人们只需自带米面油和蔬菜即可,养老院内为老人们提供菜地,老人们既可以自种自吃节约开支,又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这样的养老方式,养老院的建设与管理成本低,政府支持的起,老人们愿意入住,子女们觉得放心。
(二)互助合作养老模式在农村的适用性较高
互助合作养老模式非常适合农村老人养老。

河北省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