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doc浅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依据物流管理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四类工作的角色定位,从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构建物流管理类学生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以及实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为现今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的高校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市场输送更多的优秀物流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能力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11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r types of working rol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graduates, we proposed the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which contained basic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esente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Logistics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据有关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显示,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的不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分为四种类型: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1]。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应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对于物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物流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开发等实际能力;专业素质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因此,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系统结构。根据调研及分析,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基础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2]。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类基础等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与经济、市场商务类、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第三年主要学习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第四年主要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等。
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还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一学年,有基础课程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及认识实习,包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