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doc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身心伤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的不利因素, 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暴露因素对护士的职业伤害。结论手术室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医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手术室护士也要特别加强自身防护, 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确保自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防护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手术室专业性强,应急情况多,工作量大而繁重。由于手术室护士连续工作于密闭的环境,长时间站立,精神高度紧张以及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锐器、放射线、有害气体、噪声等使他们成为高危人群[1]。因此对于手术室护士而言,要充分认识手术室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其职业暴露并掌握自身防护的对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我保护行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
1 职业伤害的主要原因
、体液、分泌物等,稍有不慎会造成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对手术室护士来说,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
,医院感染中 80%与针刺伤有关[3]。日常护理工作中,各种锐利器械如刀、剪、缝针、针头等极易损伤护士。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 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损伤。手术室是一个工作节奏快,频繁使用锐器的特殊工作场所,由于操作不慎, 护士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HIV或 HBV感染[4]。
, 在很多医院手术室各种化学消毒剂广泛使用,常见的有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如长时间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容易引起皮肤灼伤、头痛、皮肤过敏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有致突变、致癌、致畸变作用。
、异氟醚等。它主要通过密闭性能差的面罩、气源管道漏气、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差等原因污染手术室的空气。人体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引发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能力低下,同时对听力、记忆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关节置换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对人的呼吸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噪声、烫伤、触电等因素的危害,也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尤其是手术中实施放射诊治,受到放射线的危害最为严重。另外,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晕、烦躁、听力下降等。
、心理、社会性因素的危害因手术时间过长导致的手术室护士长期站立,饮水饮食不规律因此常患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胃病等。此外,手术室护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术中突发情况、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医师情绪的不稳定都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对护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超负荷工作,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风险和紧张感。学习、工作、晋升、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护士的心理伤害。
2 自身防护措施
2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