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doc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包座战斗,让毛泽东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
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里,有一位被方面军首长称为“指挥部里的‘活菩萨’”的人,也被后人誉为红四方面军的“红色电波之父”。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十分神秘的人物。然而,他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就牺牲在了长征的路上,年仅29岁。他就是被徐向前元帅誉为“无名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二局局长蔡威烈士。蔡威,原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及专业技术工作的创建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电台二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军总部二局局长。蔡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神奇和绝妙的手段,用电波配合我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34年11月上旬,红四方面军总部在巴中清江渡召开全军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议,确定了“部队通过一段休整后即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和甘南发展,主要打击胡宗南部,使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大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同时“会议着重指出,中央红军的大举西进,我们应积极配合其行动”,明确地表明了对转战中的中央红军的关注与战略策应。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电台负责跟踪侦听中央红军周围的敌军电台联络,破译后经红四方面军首长确认再发给中央红军,在军事情报上对中央红军予以援助。中央红军退到贵州境内后,从红四方面军那里获取重要情报:在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途中,蒋介石已经埋伏了重兵。党中央立即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作出了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重大军事决定。
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兵力部署的情报,立刻向中央发报。这份电报将当时中央红军周围的敌军分布情况较为详细地作了汇报。当时正值黎平会议召开不久、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中央红军正处在敌人围追堵截最困难的时候,这份电报对正在艰苦转战中的中央红军来说太有价值了。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2月28日,中央向红四方面军及二、六军团通报了遵义会议决议。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中央红军强渡金沙江,红一、四方面军主力终于会师。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多人仍处在敌150个团30多万人的围追堵截之中。从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1月19日至2月10日,红军最初的打算是从重庆上游北渡长江,但遭到川军顽强拦截后,证明原定计划不易实现,于是一渡赤水西进,在川、滇、黔边寻求机会。2月11日至3月1日,红军二渡赤水,出敌意料,杀了一个回马枪,取得了第二次攻占遵义的胜利。一方面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一方面使红军获得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之后,红军故意在川、滇、黔边徘徊,迷惑敌人。3月16日至3月17日,红军在贵州茅台附近向西第三次渡过赤水,敌人判断错误,被吸引向赤水两岸围拢。正当国民党各路“追剿”大军奔向川南时,毛泽东又率红军主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秘密回师黔北,然后一举强渡乌江,把大部分敌人抛在乌江北岸。4月1日至5月9日,毛泽东继续以疑兵干扰敌人的视线,先在乌江上架设浮桥,摆出一副东返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的架式,后在贵阳城下示威,诱使蒋介石将滇军东调。红军则由黔西南日夜兼程进入云南,从容渡过金沙江,终于跳出了蒋介石精心设计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战役,从每个重要节点来分析,其背后都有准确的情报支撑,从而成就了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传奇。《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一书中提到:“当时红四方面军总部有一位电讯专家叫‘蔡威’,居然破译了川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电报密码。”这些史实都充分映证了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时所作的重大贡献。
193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和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第一、三军和红四方面军四、三十军组成),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此时,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团胡宗南部发现红军已通过草地,马上派第四十九师进入包座进行拦截。红军下一步要进军甘南,因此必须消灭驻守在包座进行阻拦的敌人。8月26日,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技侦台侦悉: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即令其第四十九师于8月27日由樟腊向包座急进,企图会同已经控制上、下包座地区的独立旅一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上、下包座位于四川省松潘县的北部,地势险要。敌军在南北之大戒寺、求吉寺据险防守。为解除红军右路军的侧翼威胁,开辟前进道路,党中央决心发起包座战斗,并根据蔡威提供的技侦情报,作了精心运筹和周密部署。包座战斗前,右路军过草地殿后的红二军还未跟上,开路的红一军又相当疲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与政委陈昌浩赶到毛泽东住所请命:希望攻打包座的任务由四方面军的部队承担,以红三十军为主攻部队,以红四军一部相配合,红一军为预备队。毛泽东听后,对徐向前的建议表示赞同,当即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