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讲座0640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闪烁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徐承芸
一、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二、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三、课堂教学问题与思考
一、 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增强了广大语文教师进行教材、教学改革的信心,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焕发了“课改”热情。
课堂正发生着多年未见的变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都比过去增强了。
教师们更为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更为重视加强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也在改变,教师们开始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教师不再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师努力在做“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引领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二、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语文素养的内涵: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知识与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
语文学习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3)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4)养成读书看报的的习惯。
(6)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
(7)养成背诵诗文的习惯。
(8)养成观察生活的的习惯。
(10)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3、阅读教学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和感悟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或脱离文本的发挥。
4、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学生的发展
第一个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三种《语文课程标准》上提倡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如何应用?
1、“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自主学习”是基础,它是指学生自己主动、有兴趣地学习。自主学习的精髓在于学习者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引导养成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它是接受性学习的一种补充。
2、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对自主学习的补充和促进。合作学习不但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上是必要的,而且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从小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没有“自主学习”就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因为没有层次的学习过程安排只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
上饶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