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文化的产生,可以说是全人类都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只是由于各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背景有所不同,祥瑞文化所体现的形式和内容也就出现了千差万别。
祥瑞,按照字面的表明,便是“祥瑞”与“祥和”。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说白了,祥瑞便是好兆头,便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因此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追求祥瑞。趋吉避害,人皆有此心。而祥瑞符号、祥瑞物、祥瑞图案便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借以传达心声的道具。
祥瑞文化在中安的愿望时,便被创造出来。在中国,祥瑞符号、图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用。祥瑞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
祥瑞文化作用范围从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延伸到上至“天庭”,下至“地府”;其外在体现从部落图腾延伸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在的预示意义从直观美好愿望的大略诉求延伸并升华为预示着好运、幸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等的文化,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方阵中独树一帜的祥瑞文化。
祥瑞意识、祥瑞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具有凡物皆可为祥瑞的特点。祥瑞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因此了解了祥瑞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人很重要的一面。
祥瑞文化早已渗透进中国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房等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离不开祥瑞文化。正因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使用了祥瑞色中国红,祥瑞物“福娃”更是与传统祥瑞符号有密切关联。
祥瑞文化的起源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祥瑞平安的祥瑞意识产生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祥瑞意识又决定了古人对祥瑞符号的选择。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并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人类面对严酷的大自然,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于是,图腾出现了。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图画作为精力拜托,图腾可谓最初的特殊的祥瑞物。在一种图腾符号下是一家人,进而把原始个体合成氏族,祥瑞图腾符号是成为一个民族最初凝聚力的标志。原始人认为人是从图腾来的,所以图腾是恩神、保护神,是祥瑞的拜托。
后来又发展到对动植物、天体的崇拜。从岩洞、地底下考古发掘出的木石刻到自然打制成的“日”、“月”、“熊、虎、鹿”这些动物、天体符号或与生存食物有关的图画可以看出,这些图像能帮助人类面对严酷的大自然,所以是一种信心、力量和希望的祥瑞物。
原始人类最初两大追求是物质生产和自身繁衍,因此佩戴的兽牙、羽毛都是祥瑞装饰,还用黄、红土涂抹身体(后发展成纹身)也是祥瑞祈福。牙齿还是生命力与男子勇武的象征。这些能帮助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生活的东西都是祥瑞的。
春秋时期已经有“万寿无疆”、“天子万寿”、“南山之寿”等祥瑞语的记录,这些均表示当时已出现祝寿形式和祝寿语言,从而构画了一幅早期人类祥瑞文化的图景。战国时期,祥瑞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出现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祥瑞物,以表达人们避邪求吉的心理。随着历史的发展,祥瑞意识、祥瑞符号逐步凝炼成为祥瑞文化。
祥瑞文化的分类
祥瑞文化可以作多种分类。徐华龙先生在其《中国祥瑞文化》一文中将祥瑞文化分作物体祥瑞、行为祥瑞、语言祥瑞、文字祥瑞和数字祥瑞等五个层面。宁业高先生则在其《中国祥瑞文化漫谈》一书中将祥瑞文化分为语言文字祥瑞、祝词贺语祥瑞、人名称号祥瑞、地舆政域祥瑞、天文生物祥瑞、时令人事祥瑞、衣食住行祥瑞等七个大类。
1、灵异祥瑞。“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恒定认同祥瑞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在中华图腾中龙凤并尊。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2、动物祥瑞。飞禽走兽游鱼爬虫,被人们赋予祥瑞意义的动物应有尽有。如禽类中的仙鹤、喜鹊、鸳鸯、鸽子等;兽类中的瑞鹿、雄狮、猛虎或白虎、奔马、大象、灵猫,蝙蝠等;鱼类中的鲤鱼、鲇鱼、比目鱼等;虫类中的蝴蝶、蜘蛛等,都是祥瑞动物。以动物表示祥瑞,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祥瑞的图案。
3、植物祥瑞。被人们赋予祥瑞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它们表示祥瑞意义多以组合图案构成。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便是用植物来表示祥瑞内容的。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者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杞菊延年的祥瑞图,画的是菊花和枸杞。槐象征长寿,红豆象征思念,栗象征立子,石榴象
祥瑞文化的产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