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露天采石场事故风险评估 】是由【guoxiachuanyue0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露天采石场事故风险评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11
XXX采石场事故风险评估
1项目概况
XXX采石场位于XXX县城南西方向直线距离约处,行政区域隶属XXX县XXX乡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矿区距离XXX至XXX公路约,有简易公路与矿区连接,交通运输便利。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先发的诱导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按照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和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产品物质特性,确定我石场主要存在如下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分析
火药爆炸民用爆破器材是矿山采掘过程的主要材料,在运输、储存、加工民用爆炸物品过程中,雷管遇到剧烈碰撞或外界火源发生爆炸,炸药在雷管或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爆燃和爆炸。
存在炸药爆炸危害作业区域有:
1)民爆器材的搬运过程;
2)爆破作业和爆破工作面;
3)盲炮处理和凿岩作业;
4)爆破器材储存库;
5)爆破器材废品处理等。
爆破伤害爆破作业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其作用是利用炸药在爆破瞬间放出的能量对周围介质做功,以破碎矿岩,达到掘进和采矿的目的。
在开采过程中须使用炸药,炸药运输的途中、装药和放炮的过程中、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产生的震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人员、设备设施、构筑物等有较大的损害。常见的爆破危害有爆破震动危害、爆破冲击波危害、爆破飞石危害、拒爆危害、早爆危害等,直
22
#
接造成人体的伤害和财物的破坏。
引起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
1)炸药量控制不合格;
2)炸药性质不合格;
3)爆破后,没有检查或检查不彻底,未清理出未爆炸的残余炸药;
4)盲炮处理不当或打残眼;
5)炸药运输过程中强烈振动或摩擦;
6)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7)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8)警戒不到位,信号不完善,安全距离不够长;
9)爆破器材质量不好;
10)非爆破专业人员作业,爆破作业人员违章;
11)运送炸药过程中出现意外。
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的场所主要有:采掘作业的工作面。
容器爆炸输送生产用压缩动力空气的管路和容器在下列情况下发生爆炸:
1)空气压力超压;
2)使用时间太长或损伤造成强度下降;
3)安全阀失效等。
触电
该采矿工程存在供电、配电、电气设备、设施,有触电危险。导致触电的主要因素有:
1)电气设备、设施漏电;
2)供电线路绝缘不好或损坏;
3)供电线路短路或漏电;
4)高压配电设备、设施电弧;
#
33
5)作业人员误操作;
6)电气设备、设施保护装置失效;
7)触及供电裸线或供电线路断裂跌落;
8)运行设备或人员意外碰伤供电线路等。
该矿区位于南方丘陵地区,属5〜6级雷击区,年雷爆日数多,尤其在春夏
两季,地面工业设施及建筑物和人员易受雷击。
坍塌是指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石场存在的主要坍塌场所有:
1)采场边坡;2)排土场;3)违章超高堆放物质处。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也是矿山生产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
(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本工程中各类电机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采石场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1)运输机械;2)装载机,挖掘机;3)钻机。
车辆伤害车辆伤害主要指车辆在行驶过程引起的人员伤害和设施的破坏。由于矿山运输道较小,避车、让车不及或不当都会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产生。
采石场车辆伤害主要存在的场所有:1)采场装矿点;2)排土场。
火灾
采石场火灾主要为外因火灾。外因火灾:由外部热源引燃可燃物发生的火灾。外因火灾存在的场所有:
44
#
1)工业场所外围山林;
2)其它可燃材料储存、使用和运输地点;
3)工棚。
高处坠落
坠落危害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采矿场台阶高度超过
2m以上,因此,应注意预防坠落伤害事故的发生。
存在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主要为采场作业面。
物体打击
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高处浮石脱落、高处物体跌落、物体抛掷等均可造成物体打击。该采石场存在物体打击危险。
有害因素分析
粉尘危害
采石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钻机穿孔、凿岩作业、爆破作业和破碎作业等)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作业人员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易得矽肺病,最后使人的肺部失去功能而窒息死亡。
采石场主要产尘点有:凿岩和爆破作业、装矿、运矿、破碎、放矿点、排土场等。
噪声与振动
噪声是使人感到不愉快声音,不仅对人体的听力,心理、生理产生影响,还可引起职业性耳聋,而且对生产活动也产生不利影响,在高噪声环境作业,人的心情易烦燥,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可诱发事故。
采石场产生噪声的设备和场所主要有:1)空压机与空压机房、2)凿岩机、钻机及其工作面;3)爆破作业场所等。
噪声产生的原因:噪声来源于气动凿岩工具的空气动力噪声,各设备在运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
55
噪声。
不良环境因素
主要指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不安全因素,如台风、暴雨、雷电、大雾等因素,以及观察判断失误间接引发伤害事故。
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人的失误和管理缺陷以及设备故障。人的失误是指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因素、工作中存在三违现象;管理缺陷是指生产过程中因安全生产管理上不到位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等行为;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元件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等过程出现偏差而造成设备达不到预定功能的现象。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我石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火药爆炸、爆破伤害、容器爆炸、触电、坍塌、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火灾等10类;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与振动等2类;不良环境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等共14类,因此,我石场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会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3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凿岩、铲装、运输单元安全评价
本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评价方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
凿岩作业单元预先危险分析
凿岩作业是矿山的重要作业工序,凿岩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爆破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粉尘危害及噪音与振动,具体评价见表3—1。
表3—1凿岩作业单元预先危险分析(PHA)表
危
险
原因
后果
危险
等级
改进措施或预防方法
66
#
机
械
伤
害
①拆装钻头时,回转、提升机构未关闭伤人。
由于断钎、凿岩机失去平衡下落伤人。
传动部位的清扫、注油、修理等工作时,未停机伤人。
检修供风系统时,风管接头脱节伤人。
人员
伤亡
III
拆装钻头时,应关闭回转、提升机构,以防伤人。
不许在滑架下停留、通行。
潜孔钻传动部位的清扫、注油、修理等工作,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应经常检杳风管接头是否固紧,以防脱节伤人。供风系统的检修工作必须在停风后进行。
爆破伤害
①炮孔位置不当,抵抗线过小;②孔网参数不合理;③起爆方法操作失误或不当;④安全距离不够;⑤钻杆打入哑炮孔、残眼孔引发爆炸伤人。
人员
伤亡
III
凿岩前必须检杳工作面上有无哑炮,有哑炮时必须先处理之后方可
”LJ-I
凿岩。
严禁沿残眼打眼。
工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
物体打击
①凿岩时,上部松石、危石滚落击伤人。
人员
伤亡
III
先把松石、危石处理干净,方可
”LJ-I
凿岩。
工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处坠落
①未系安全绳。
②安全绳未系牢。
③两人同系一条安全绳。
④安全绳断裂。
人员
伤亡
III
①在2m以上高处作业时,一定要系安全绳,且安全绳要系牢。
②严禁两人同时系一条安全绳。
③安全绳要经常检杳,保持有足够的强度。
粉尘危害
米用干式凿岩,造成工作面粉尘浓度过大,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矽肺
病
II
加强喷雾洒水工作,降低粉尘浓
度。
做好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
77
噪音
与振动
空气动力与机械摩擦
产生噪音与振动
职业
耳聋
心烦
意乱
II
增加消音或隔音措施。
加强个体防护(带耳塞)。
铲装和运输作业单元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铲装和运输作业是矿山作业工序之一,铲装和运输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现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对其进行评价,评价具体结果见表3—2。
表3—2铲装、运输作业单元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表
序
号
评价单元
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
D=LXEXC
危险等级
L
E
C
D
1
铲装作业
物体打击
1
6
15
90
显著危险,
需要加强防范措施
2
运输作业
车辆伤害
6
7
21
可能危险,
需要注意
凿岩、铲装、运输作业单元评价小结
通过预先危险性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凿岩作业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爆破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粉尘危害和噪音及振动。危险等级处于II、III级之间,稍不慎将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铲装和运输作业单元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铲装作业条件危险性指数为90,属显著危险,需要加强防范措施,运输作业危险指数为21,为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其中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爆破伤害和粉尘伤害是该评价单元中四种最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需要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露天矿山边坡的管理,是露天矿山最重要的安全管理,从大量的露天采矿伤
亡事故统计表明,采场边坡不稳定而出的安全事故占极大部分。露天采石场边坡
88
#
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坍塌和滑坡;(2)物体打击。采石场露天边坡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根据露天边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本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详见表3-3)。
表3—3露天边坡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表
危害因素
原因
后果
危险
等级
改进措施或预防方法
坍
塌和滑坡
(1)作业台阶超高;(2)台阶坡面角过大;(3)节理、裂隙发育;(4)进行掏采。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IV
(1)中深孔凿岩,对坚硬矿岩,台阶高度不大于15m。
(2)台阶坡面角,应小于设计要求,严禁掏采。
(3)边坡要进行定期检测,对危坡应加固并建立日常观察点。
物
体
打
击
(1)台阶坡面上的松石、浮石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干净。
(2)节理、裂隙发育。
人员伤亡
IV
(1)爆破作业后,应先清理干净台阶坡面上的松石和浮石,方可在台阶底部进行铲装作用。
(2)停产时间长,或暴雨过后,由于风化和冲刷,台阶坡面上会产生新的松石和浮石,作业前要先清理干净松石、浮石。
(3)两阶段同时作业,铲装作业应间隔50m以上;不允许在同垂直面上同时作业。
#
99
露天边坡单元评价小结
通过露天边坡预先危险性分析,露天边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坍塌和滑坡、物体打击,其危险因素的等级均为IV级,也就是说,露天采边坡只要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恶果。因此,做好露天边坡的安全管理,加强边坡的日常监测,严格按开采设计要求布置台阶生产,禁止掏采,是预防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爆破作业单元安全评价
爆破作业是矿山频繁进行的一道作业工序,危险性较大。爆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①爆破伤害;②中毒窒息。
爆破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根据爆破作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本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和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及危险等级详见表3—5和表3—6。
表3—5爆破作业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表
危
险
原因
后
果
危险
等级
改进措施或预防方法
爆
破伤害
1、盲炮处理不当或打残眼;
2、炸药运输强裂振动或磨擦;
3、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4、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5、警戒不到位,信号不完全,安全距离不够;
6、非爆破专业人员违章;
人
员
伤
亡
或
IV
1、盲炮处理一定要规程要求进行、凿岩时禁止沿残眼打眼;
2、、运送爆破器材时,炸药和雷管分开,轻拿轻放,避免强烈振动与磨擦;
3、装药前先检杳炮孔,将炮孔中的石渣清理干净,装药时,药卷间距应小于殉爆度,用木质或竹质炮棍捣紧装药;
4、在爆破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岗哨,所有通路经常处于监视之下,中深孔爆破,
安全距离不小于300m,,信号应有预先信号;起爆信号、解除警戒信号”三种
1010
#
7、使用爆破性能不明的材料;
8、爆破器材质量不良;
9、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管理不严;
10、放炮后过早进入工作面;
信号;
5、爆破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其余人员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6、检测爆破器材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7、炮响完后,如无盲炮,不少于15分钟方可进行现场检杳。
表3—6爆破作业单元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表
评价单元
危险有害因素
D=LXEXC
危险等级
L
E
C
D
爆破作业
爆破伤害
2
3
15
90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爆破作业单元安全评价小结
根据预先危险性分析,爆破作业单元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爆破伤害、中毒窒息、其危险等级为iii—iv级,一旦发生事故,均可造成人员伤亡,其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对于爆破作业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果断排除。爆破作业时,应按预先危险性分析表中的改进措施或预防方法项采取防范措施。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分
析,爆破作业的分值为90,属显著危险作业,需要采取防范措施。不管是预先
危险性分析中的危险等级,还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分值,这两者都充分说明爆破作业是矿山作业工序中最危险的作业工序,也是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的作业工序,因而需要业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爆破事故发生。
矿山必须特别注意加强警戒,加强重要设备的防护。矿山须制定、完善爆炸物品管理制度和爆破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爆炸物品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电气安全及防雷、机械安全防护单元安全评价
该矿区用电设备较多,存在触电伤害隐患,同时采石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而南方山区年除雨多,雷暴日也多,所以存在雷击危害。
露天采石场事故风险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