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指导书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教研室
2015年11月
目录
企业资源计划(ERP)简介………………………………………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8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进度计划……………………………………9
ERP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13
企业资源计划(ERP)教学案例…………………………………14
参考文献……………………………………………………………………24
企业资源计划(ERP)简介
一、ERP的定义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对ERP进行定义:
1、管理思想—是由Gart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2、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C/S(B/S)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注3 )、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二、ERP的作用
1、库存下降30%~50%,减少库存投资40~50%,提高库存周转率50%以上。
2、延期交货减少80%。提高准时交货率平均55%,误期率平均降低35%,使销售部门的信誉大大提高。
3、采购提前期缩短50%。采购人员有了及时准确的生产计划信息,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策略,了解生产问题,缩短了采购时间和节省了采购费用。
4、停工待料减少60%。由于零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计划也作了改进,能够做到及时与准确,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准时到达,因此,生产线上的停工待料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5、制造成本降低12%。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
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
三、ERP的发展历程
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工业经济时代竞争的特点就是产品生产成本上的竞争,规模化大生产(
Mass Production)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生产给制造业带来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准时供应或供应不足;零部件生产不配套,且积压严重;产品生产周期过长和难以控制,劳动生产率下降;资金积压严重,周转期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使得企业经营计划难以适应。总之,降低成本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库存积压与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1957年,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成立,开始进行生产与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与理论传播。
ERP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
1、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随着六十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开始,第一套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软件面世并应用于企业物料管理工作中。
2、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闭环MRP阶段
在七十年代,人们在MRP基础上,一方面把生产能力作业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中,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入来自车间,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的平衡调整,从而围绕着物料需求计划,使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闭环系统,这就是由早期的MRP发展而来的闭环式MRP,闭环式MRP将物料需求按周甚至按天进行分解,使得MRP成为一个实际的计划系统和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订货系统,这是企业物流管理重大发展。
3、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II阶段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计划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只要主生产计划真正制订好,那么闭环MRP系统就能够很好运行。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降低了效率,浪费了资源。于是人们想到,应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去掉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减少数据间的不一致性现象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管理,要求把财务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整体,这使得闭环MRP向MRP II前进了一大步。最终,在八十年代,人们把制造
ERP课程设计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