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中huoguang
走进诗词
眼观六路
一观标题:
重要内容、线索、类别、感情基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线索
感情基调:
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05江苏)
东溪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2) 体现的思想情趣:
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王维《山居秋暝》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04重庆:
山水田园诗:
从军行七首(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边塞诗:
⑴戍边报国的豪情⑵控诉战争渴望安定
⑶寂寞思乡思人(4)边塞风光的奇特,生活的艰苦
常见意象:征人、关山、大漠、黄沙、胡、羌、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总体基调:广阔苍凉、豪放旷达、雄奇壮美
05重庆:
05天津: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再如:《吴宫怀古》《台城》《石头城》
咏史(怀古)诗:
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不要重蹈前人覆辙;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内容:依依惜别;叮嘱,安慰;祝愿,期盼;
情感基调:大多缠绵凄切,感伤;
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常用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送杜十四之江南》《谢亭送别》
送别诗:
(06湖北)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春日登楼怀归》《听角思归》
孤独寂寞、思念望归;感伤
月、雁、笛、柳
思乡怀人:
05全国
04全国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以物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对物的描绘,寄托诗人自己的志向等。
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咏物诗:
二看作者:熟悉的联想其经历、思想、风格
岑参雄奇瑰丽、高适悲壮苍凉;
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孟浩然闲静淡远、王维诗画一体;
苏轼豪放旷达、辛弃疾深沉豪放;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精巧艳丽、凄苦绰约)
(孟)郊寒(贾)岛瘦(寒冷凄苦;险狭奇崛)
三看“冷”“暖”色调: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
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铜梁一中huoguang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