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的好处
通讯]
卫星电视移动电话
“仅一个卫星通信技术,就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救援、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告诉记者。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今天,我国的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的传输任务。
世界杯、奥运会……卫星电视让我们足不出户,尽知天下大事。不仅如此,运用航天技术研制出的数字电视机顶盒,还可以接收有线数字电视信号,让我们收看到更多频道、更加清晰的节目。
日子天天过,冷暖谁先知?几十年来,与百姓心贴心的“太空文明”,当然少不了气象卫星提供的“天气预报”。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气象台天气预报组组长李永辉说:“目前用于航天器回收的天气预报方法,还可以服务于一些体育赛事的天气预报。例如,可以直接用于北京奥运会某一场馆、某一时段的天气预报,甚至可以细化到预测半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损失高达2000亿元。近年来,我国广泛利用卫星遥感对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进行预报和评估,使国家每年减少自然灾害损失达数百亿元。
卫星还能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量估计与病虫害预报,为渔民提供鱼类的位置信息。“我国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已经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能力,能够看到海洋的物产情况,哪个地方有鱼群,鱼群大致有多大都能判断,作用不言而喻。”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说。
医疗]
用航天技术研制出人工组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了“生物反应器”供研究使用,这些反应器是用来制造韧带等人体组织的。它们中和了地心引力,所以细胞能够像在身体里一样生长。微型心脏泵就是利用航天飞机上的燃油泵技术研制出来的。
太空病药物也能治晕船
第一例太空疾病紧随载人太空飞行而来,这就是失重所导致的定向性障碍。宇宙医学研制了多种药物和设备,以解决上述及其他由于长期失重所引发的疾病。其中一些方法还可用于治疗晕船等常见的疾病。
智能材料提高制作假肢的技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关下一代航天飞机技术的研究将产生广泛影响。目前正在研究在被改变形状后仍对原始形状有记忆功能的“智能”材料。这种材料可能有助于提高制作假肢的技术。
派生出测量身体状况设备
用于测量脉搏和其他身体状况的非侵入式传感器,就是由监测宇航员用的类似设备直接派生而来的。
新药研发
“人类近半个世纪的空间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有的已经用于改善人类生活,有的将在不远的将来体现到百姓生活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文瑞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从人命关天的“人造心脏”、肾透析技术,到脚上的一双旅游鞋,无不是空间技术的“杰作”。
[太空蔬菜]
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难以模拟的、独特的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植物性状变异,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就是太空育种。
自1987年以来,我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
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有43个品系在大面积种植推广,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和甘肃等地都有太空育种基地。“航椒三号、四号”“太空葫芦瓜”“航茄一号、三号”……这些可口的太空蔬菜,营养成分普遍提高了30%~46%,已经摆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胡文瑞介绍,在人体的几百万种蛋白质中,人类已经了解的不足百分之一。“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蛋白质可以生长出很大的晶体,可以用来进行结构分析。如果应用到制药上,每分析成功一种蛋白质的结构就会生产出一个新产品。”
据悉,美国用于开发一种新药的研发费用一般在5亿到10亿美元,平均耗时5年左右。空间环境下研究蛋白质无疑会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其成果可能用来改变人类健康状况,解决食品、医药等问题,大大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胡文瑞估计,把这些变为现实,“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然而,成果一旦应用,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将是难以估料的。
[生活]
可释放压力的床垫诞生
以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记忆泡沫”床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明的。用这种泡沫制成的床垫可以释放压力,给身体各部位完好的支撑。
发明更聪明的机器人
相对于光速来说,人类与探索整个太阳系的机器人的通讯时间太长了,地面控制难以作出“即时决定”。因此,宇宙飞船上的工程师们发明了越来越聪明的人工信息系统,这样,机器人可以在不需要人类控制的情况下自动作出决定。
带人类看更远的东西
“哈勃”太空望远镜1990年刚发射的时候传回的影像还是模糊的。但
航天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