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李贺这首述志抒怀诗以及下边的两首诗就是在当时这类情
况下产生的。李贺在辞去奉礼郎的职务以后,回到了昌谷。此时,他在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掀起了阵阵思想上的波浪。在为国立功立业的思想支配下,李贺产生了弃文就武的念想。一气呵
成地写出了这首诗。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鉴赏:
唐王朝自绵延八年的“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利量遇到了
极大的削弱,各地方藩镇形成了自立一方的盘据力量,他们不服
从中央政令,自立制度,父死子继,出现了分裂国家的“藩镇割
据”的场面。李贺这首述志抒怀诗以及下边的两首诗就是在当时这类状况下产生的。
李贺在辞去奉礼郎的职务以后,回到了昌谷。此时,他在思
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掀起了阵阵思想上的波浪。在为国立功
立业的思想支配下,李贺产生了弃文就武的念想。一气呵成地写
出了这首诗。
这时候,诗人的思路已经飞越关山,到了平定藩镇的前线,
他仿佛看到自己骑在高头大立刻,摆动那锃亮锃亮的吴钩,驰骋疆场。这时,他仿佛在向想象中的自己提出提问:男子汉大丈夫
为何不佩剑带刀,奔赴战场,去光复被乱臣贼子据有的五十州美好江山?
此处以提问首先,流露出诗人豪迈的气概,高昂的情绪,以及急迫的心情。河山破碎、个人的遭受,忍不住他不急迫地想立功立业,干一番事业,为国报效,也改变自己怀才不遇的困境。
三、四两句承接一、二两句,连续用设问的句法,进一步抒发出激烈的感情。“若个书生万户侯?”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最高的褒荣——绘图凌烟阁,有几个是书生呢?这二十四个功臣皆是在疆场上,在战争中奋斗、搏击出来的!这是敬羡、是神往、是自
愧,也包括着一种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际的激怒情绪。从整首诗看,虽有激怒的情绪,但其实不低沉,其实不伤心,而是激越高昂,有激烈的激励力量!
诗歌在创作上是一气呵气,气概是一泻而下;但因为感情是复杂的,百感交汇,因此从诗的内在蕴藉来说,又有波浪起伏、一波三折的韵致。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持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哪处哭秋风。
这是和上一首同时写成的一首述志诗。上一首是正面表达自
己要弃文就武、为光复被藩镇盘据的五十州国土用心的感情;这一首则是从反面——否定学文、认为学文无补于事。
诗的开头两句构置了一幅临窗苦读的画面。这两句中,“晓”是诗眼。又是一个夜晚立刻逝去,凌晨将临之时,天边的天幕上
已经隐约地露出冷清的一抹曙色;一弯残月挂在窗前,射出一缕苍白的余光。诗人还在窗前暗淡凄冷的气氛下,寻章摘句,弄些雕小技般的诗赋,仿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终老此生了。
这令人悲痛的气氛、这令人悲痛的遭受,它激起读者深邃的怜悯,也引起读者怀着深重心情去考虑:
是啊,难道就这样终老此生?这,也正是诗人描述这一画面时的考虑!因此以前是使诗人那么醉心的书山跋涉、诗海徜徉的生活,此刻却显得那样凄冷孤独,细小卑微。
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想翅膀又腾跃起来,它又超出千山万水,穿过寥廓的空间,到了河北道所属的地域。这里年年月月在厮杀,各处都是剑影刀光,而那些悲秋的文章,即使犹如宋玉
伤时感事的情怀,又何益于风口浪尖衷的国家?诗写到这里就更加沉痛,更加悲切了。一位向来以创作为自己生命主要内容的诗人,居然发出了文章何用的哀号,这哀号是诗人的心在流血,是心血沸腾时发出的扯破人心的呼叫!
有人说此诗隐晦曲折,有人说这首诗委宛,看来都未得要领。这首诗的特色恰巧是光亮,心灵之火在喷涌。开头两句仿佛是委宛,但这不过诗的蓄势,把气概蓄满,为后两句忿愤之情的喷发
作了势态的存储。
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风趣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回去事猿公。
写完上边两首,诗人的思路在连续扩展、升腾,他要付诸于行动了。开头两句沿着上一首“习文无用”的思想轨迹行进,人
的思想超越了时间,把时间退回到一千年前的空间去,看到了司马相如这样一位大才子,看到了东方朔这位号称聪颖机智的优异人物。
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遭受令人更感觉伤心了。一个是一无所有,贫穷落魄到凄惨的境地;一个是没法实现志向,为了能够为社会所容,只好用一种风趣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结果变为了小丑一般
的人物,留了个“俳优”的不但彩的名誉。才干、机智如司马相
如、东方朔那样的人物,文场尚且这样,学文的结果如何,就不
难料想了。这是诗人承接上一首的思路,想到了古代人物的遭际,
这样就更加重申他学文无用的信念。
三、四两句是他的行动方案。经过上两首的思想矛盾和徘徊,诗人坚定了,他将行动起来了。买一柄宝剑,找一位武艺高强的名师,习武学艺,而后驰骋疆场,干一番事业,搏取个凌烟阁上绘像的伟绩。在前线军幕之中找寻自己的出路,为国用心,立功立业。
这里表面上仿佛是因为诗人找到了出路,情绪上也转为高昂。但从诗人的内心来说,他其实不是愿意弃文习武,弃文就武,这只
是在现实中屡受挫折、追求不到出路的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感情沉痛。
诗中把历史人物和现实状况交融在一起描述,古今一理,使得诗人的感想拥有激烈的历史纵深感和形象的现实感。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