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弗莱石宝石中的圣女
2016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迎来了建馆100周年。为庆贺建馆百年,中时难得一见的各种宝石和矿物纷纷亮相。其中,在四层西侧展厅入口处最显眼的地方,用玻璃罩起来一块独具特色的宝石,它切工精湛,晶莹剔透,翠色欲滴;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重达144克拉。这块宝石被赞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
乍一看,不少人以为这是一块祖母绿,可它的标识牌上写的是“沙弗莱石”。
非洲宝石之王
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乞力马扎罗山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虽然这里的山顶终年冰雪,但它其实是一座火山。地下深处喷发出来的岩浆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珍宝,人们在这附近曾经发现过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石榴石、橄榄石、水晶以及坦桑石等30多种珍贵的宝石。
1967年,一位名叫坎布尔?布里奇斯的英国地质学家来到坦桑尼亚东北部寻找宝石。他发现一块美丽的绿色矿物,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宝石。可坦桑尼亚禁止出口这种宝石,坎布尔无奈之下只好另辟蹊径。他根据自己丰富的地质知识推测,紧邻坦桑尼亚的肯尼亚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宝石。于是,他来到了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这里距离乞力马扎罗山也不远,风景秀美,野草丛生,但毒蛇横行,狮子出没,处处充满了危险。1971年,坎布尔终于有了发现。在与当地政府沟通之后,他获得了开采权。为了躲避野生动物的袭击,坎布尔将屋子建在一棵大树之上。还有传言说,为防止宝石被偷,坎贝尔利用手下工人怕蛇的心理弱点专门弄来一条巨蟒看护宝石。
然而,在刚开始的那几年,没有人认识到这些新兴宝石的价值。直到1974年,美国珠宝公司蒂芙尼对它进行包装、宣传和推广,并根据其产地――察沃国家公园,将宝石取名为“察沃石”,后来被翻译为“沙弗莱石”,原意为“随我来”。这么富有浪漫意味的名字一下子吸引了世人的注意。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沙弗莱石名声大噪,逐渐流行起来。如今,有很多人是沙弗莱石的忠实粉丝,赞誉它为“宝石中的圣女”,甚至称它为“非洲宝石之王”。
遗憾的是,沙弗莱石的发现者坎布尔在2009年遭到谋杀。据说,这次袭击行为与坎布尔的宝石矿山控制权争端有关。现如今,除了肯尼亚、坦桑尼亚之外,在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以及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等,也发现了沙弗莱石;我国四川和新疆等地也有零星产出。不过,质量最好的沙弗莱石仍然来自于东非。
年轻的“二当家”
沙弗莱石的魅力究竟在哪里?绿是其最大魅力!它浑身上下带有春天般的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沁人心脾的感官效果。在宝石家族中,绿色宝石有很多,比如祖母绿、绿水晶、绿碧玺等,其中以历史悠久、价格昂贵的祖母绿最为著名,被称为“绿宝石之王”。而自从沙弗莱石出现之后,它的魅力远远超过了绿水晶、绿碧玺,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绿宝石家族中仅次于祖母绿的
“二当家”。在祖母绿日益稀缺的国际市场上,沙弗莱石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沙弗莱石的绿色是如何产生的呢?矿物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绿色得益于它所含的微量铬和钒元素。铬的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原意就是“颜色”。它的化合物颜色十分丰富,号称化学世界的“变色龙”。红宝石的红色是由它造成的,祖母绿的绿色也来源于它。钒也类似,它的化合物有红、绿、黄、蓝、黑等多种颜色,绚丽多彩。极其微量的
沙弗莱石宝石中的圣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