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芳名”变迁史
法国是个蕴藏着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国家。法国的全称叫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什么叫“第五”呢?在这之前是不是会有“第一”或“第二”呢?
1789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把贪婪的国王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基本上终结了腐朽的波旁王朝。1792年,资产阶级革命者建立起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先后经历了资产阶级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执政。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积极团结基层的爱国力量,采取一系列稳定经济、控制物价的政策,把革命推向一个高潮,并多次打败保王党人和奥、普、荷组成的反法同盟。
然而,雅各宾派过于激进和高压的政策导致人心分裂。1799年,军人出身的拿破仑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军事才能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并在5年后加冕称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新生的第一帝国百废待兴,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拿破仑果断颁布各种法律法典,鼓励工商业,兴办军事院校(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短时间里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国家面貌逐步呈现。然而伴随着国力的增强,法国也开始了对欧洲大陆长达十多年的征服战争,这一系列的战争犹如秋风扫落叶般给各国的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当时欧洲的统治者风闻拿破仑的大名就像老鼠遇见猫,既恨又怕。但是持续的战争加剧了法国国内的矛盾,加上奥地利、西班牙、普鲁士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也不断给帝国的政权造成冲击和动摇,1814年,拿破仑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被反法同盟打得一败涂地,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之后这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被流放于大西洋上的一座孤岛
――圣赫勒拿岛,直到6年后病死也没有离开过。
就在拿破仑兵败后,失去政权的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岂肯轻易放弃昔日的权力呢?他们旋即招兵买马,企图卷土重来。1815年,路易十八(就是大革命期间被砍头的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在英国和普鲁士军队的协助下回到巴黎,成功复辟波旁王朝,然而重新执政的波旁王朝就像一个犯了错仍不悔改的孩子,依旧任性地保留了之前旧制度中许多不得人心的政策,所以在人民心中毫无好感。1830年的“七月革命”很快将其取代,然而刚刚建立的七月王朝就像一个迫不及待要来到世间的早产儿,处处彰显着弱不禁风。
1848年,意大利爆发了一场由于农业歉收而导致的农民起义,后来这场普通的农民运动很快就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暴,作为意大利邻国的法兰西七月王朝未能幸免。在1848年“二月革命”的枪炮声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拿破仑的外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2年,这位总统改宪称帝,史称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存在了不到4年时间就被法兰西第二帝国所代替,尽管最高统治者没有改变,但从共和到帝制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而且这个拿破仑三世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逊色于他大名鼎鼎的舅舅,但是他统治下的法国积极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努力发展工商业经济,倡导对外贸易和扩张政策,所以第二帝国大部分时间还是处在一个上升期,拿破仑三世也算是一位较受人民拥戴的领
袖。就在法国蒸蒸日上的同时,东面的近邻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铁腕领导下逐步完成统一,国力也迅速增强。然而一个地区是很难容下两个大国的,就像一山难容二虎。1870年,普鲁士和法兰西这两个欧洲大国爆发了举世震惊的普法战争,结果法国兵败色当,割让了阿尔萨斯
法兰西“芳名”变迁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