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迟延履行方能否基于不可抗力解除合同.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迟延履行方能否基于不可抗力解除合同
2003年5月1日,王某与李某到影楼拍摄结婚照。王某与影楼签订婚纱摄影合同:影楼为王某拍摄超值婚纱艺术照套餐共 18张,价款2988元。一周后,王某前来看照片小样时,感到与影楼当时推荐的样片相差甚远,遂提出解除合同,要求影楼退款。影楼拒绝退款,同时承诺可以重新拍摄。双方经协商后约定:此前发生的费用由影楼承担,影楼为王某重新拍摄,直到王某满意为止;王某与李某应在2003年8月15日前到影楼补拍照片。后因李某出国,王某与李某的感情发生危机,双方没有去影楼补照。同年9月,王某与李某离婚。王某要求影楼返还2988元摄影费用,影楼答复“谁来补照都行,不能退款”,王某则认为双方当时协商后,已经形成了新的摄影服务合同,只是因为离婚这一客观原因导致无法补照,所以只能解除合同退款。
影楼对双方变更合同不持异议,但认为王某未在合同变更后的3个月内拍照,违约在先,坚持只能继续履行合同补照,不能退款。
[点评]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离婚能否构成合同法规定的不可抗力事件?其二,王某因未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到影楼补拍照片而构成违约,其在违约后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
一、离婚与不可抗力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见,不可抗力是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并
且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支配、左右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某些个别的社会现象如本案涉及的离婚等,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不具有社会普遍性,能否成为不可抗力?笔者认为, 探讨这一问题离不开对不可抗力构成要件的正确理解。从前述规定来看,在确定不可抗力时不仅要考虑客观因素而且要考虑主观因素。因此,对离婚等个别社会事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该事件是否具有不可预见性。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对不可抗力事件不能预见是构成不可抗力的主观因素。预见性取决于人们的预见能力,而且人们的预见能力是一个动态提高的过程。某种现象过去不能预见,现在却可以预见;现在不能预见,将来未必不能预见。所以,确定人们对某种现象是否可以预见,应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预见能力为根据。此外,预见性往往因人而异,某人可以预见,而他人却不一定能够预见。因此,必须以通常的标准即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而不是当事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来判断某种现象的可预见性。
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讲结婚、离婚都是正常的婚姻现象,但按照常理和习俗,人们于结婚时不可能预见到日后会离婚这一终止婚姻关系的事件。因为,离婚相对于结婚而言属于个别现象, 离婚并不是结婚的必然结果。不仅对于婚姻当事人而言离婚是不可预见的,就是对
于提供婚庆服务的影楼而言其也不可能预见到王某日后会离婚。可见,离婚对于婚纱摄影合同的当事人具有不可预见性。
第二,该事件是否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换言之,当事人对事件的发生和结果不能进行人为控制, 事件的发生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左右。离
婚是因感情破裂而解除婚姻关系。一旦感情确已破裂,离婚将成为婚姻当事人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事件。就婚姻当事人以外的合同相对人而言,对他人的离婚更是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
第三,该事件是否属于客观情况。所谓客观情况是指外在于人的意志和行为的情况。对于婚姻当事人而言,离婚虽然是人为的行为,但并不完全由自己的

迟延履行方能否基于不可抗力解除合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