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孔宁岳甜闫晶马雪
孙静阳刘婷婷赵玉菊张雅宁
民族教育
参考书目
《民族教育学通论》滕星,哈经雄主编. 科学出版社,
《教育文化学》作者:郑金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高校编写
《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孙杰远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60年:回顾与思考》陈立鹏李娜
《论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马漪莎
《试析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维
一、文化与教育
(一)定义
人类学家对于文化概念阐述不计其数,大体上都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文化是人类创造物,和纯自然界相区别;人类的思想观念体系,包括语言、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思想信仰、价值等;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从内容的上进行分类,文化主要包括技术物质文化和社会精神文化两大类。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我们将从广义和狭义上来定义文化。
文化的含义
广义: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使人区别于动物,是人类对生活环境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一般来说,它包括紧密联系的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狭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它与广义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剔除了“物”的成分,把文化更多地是看成一个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符号系统。
:
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
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教育与文化的基本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与文化相互作用的阐释: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手段;
教育受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文化制约,教育依存于一定的文化;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教育。
所以,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
知识
价值规范
艺术
认识
(理智)
伦理
(意志)
审美
(情感)
智育
德育
美育
教育
(二) 精神层面的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宗教,哲学,语言,文学,科学
民族精神,集体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
艺术形式,美感
体育
劳育
二、民族
(一)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文化则是界定和衡量民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地说,同一民族长期共同参与、分享着一种文化制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的精神形态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
由于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别,民族教育十分重要。
(二)民族与文化
民族教育 新师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