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题负责人: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课题的提出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黄河,长江——各种地形地势交叉相错,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壮丽的山河。同时,我们可以看见简便的草裙与炎热的气候相关连;丰厚的皮服与严寒的气候相伴随。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地理环境似乎与民族服饰存在着某种关联,有鉴于此,在老师的指下,我们确立了“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课题。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服饰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服饰。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饰,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的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的内容。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尽自己的努力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
课题预期问题提问纲要
1、中国地理的大致情况
(1)、中国可分为哪几个地形区
(2)、这些地形区分别具有怎样的地理环境
2、中国几大少数民族
(1)、中国几大少数民族的名字、基本情况
(2)、这些少数民族的大体分布,这些地形区的地理环境
(3)、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特征
3、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活动步骤
1、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去图书馆查阅
2、初步分析相关资料,对资料不足的地方及时补充
3、分析资料、小组共同研究
4、汇总资料、完成报告初稿
5、将报告交给老师、老师对报告进行指导
6、修正报告、完成最终论文
任务分工
组长:
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补充资料:
汇总、研究:
论文、PPT: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总体可以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 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兄弟的服饰,则明显的带有西亚各国和俄罗斯的特色,这显然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
例如: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裕袢”,“裕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此服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