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干净担当促进两个转变
忠诚干净担当促进“两个转变”
李振兴
州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了“转变观念谋事,转变作风干事”,这“两个转变”就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笔者认为,基层领导干部应具有“接思维、接天线、接地气”的谋事能力,也要有“团结、担当、干净”的干事能力,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担。
转变观念谋事接“三线”。“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谋事的能力。“谋”,在做事的所有环节中至关重要,对一件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凡事只要认真、科学、积极地去谋划,胜算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败转化为奇迹般的成功。一是谋事接思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在于有好的思维行动方式。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剖析“四风”问题时,我们切实感到,确实有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变远了,与群众的感情变淡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出在“总开关”上,是官本位的思维方式在作怪,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出现了偏差。解决这些问题,首要之举就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破除观望、等靠要思想,打破思维里的墙,就是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去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才能谋好事、做好事。二是谋事接天线。
“谋事要实”的根本在于讲诚信,诚信是谋事之基指出,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接天线,首先在接收好“上情”,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确保方向明确、行动正确。所以,只有接好“天线”,真正吃透上头精神,才能收到正确的“信号”。否则就会脱离组织、偏离轨道、游离中心。三是谋事接地气。要站稳群众立场,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要倾听群众心声,多到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工作长期推不动的地方、生活生产较困难的地方,与群众坐一条板凳,从群众中了解实情、汲取智慧、听取意见、改进工作。要增加群众福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办好群众期盼的实事,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转变作风干事做“三要”。邓小平说过:“党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能干事、会干事是加快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忠诚、干净、担当干事。一是做事要忠诚。对党忠诚是政治品格。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在任何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必须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永葆忠诚之心,永怀赤诚之志,练就
“金刚不坏之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在新常态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坚定立场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挺起脊梁不弯曲,永不背叛自己的入党誓词和神圣使命。二是做人要干净。干净是为官底线。要将廉洁作为一种常态和习惯,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从
忠诚干净担当 促进两个转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