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宏观上指导和推进学校今后五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和学校发展实际,编制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学校“十三五”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回顾与总结
(1)办学层次获得新提升
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在徐州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办学的新格局。这一华丽转身,对于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
学校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幼教界不断扩大办学影响。一是专业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英语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等20个专业,形成了师范类专业为主、非师范类专业为辅的专业结构。积极推行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发展的模式。新建实习基地65个,新建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和艺术教育实训中心在全。二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突出。
“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并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英语教育)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学校通过竞标成为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单位;2015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三是改革经验获得推广与交流。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了题为《凝神聚力潜心育人培养应用型幼教师资》的交流发言,并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书面交流。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特色与成果。四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7%以上,稳居全省专科院校前列。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两次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两次获得团体组织奖。在全国举行的艺术项目比赛中多次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3)科学研究呈现新气象
“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围绕“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的思路,着力在应用性研究方面下功夫。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2项,其中省厅级及以上项目68项,比“十一五”的科研项目总量增长了217%;许多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的校外科研项目经费逐年提高;学校教师共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作品)1,11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9篇;教师共出版专著、主编各类规划教材65部。
(4)社会服务开创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学校幼教集团快速发展,由“十二五”初的10所幼儿园发展到拥有幼儿园、亲子园、教育公司等43个经营实体,在园幼儿7,000余名,教职工900余人。幼教集团服务区域不断扩展,已在苏州、上海等地开办幼儿园与教育公司;办园形式日趋多样,在开办普惠制幼儿园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开办高端国际幼儿园;经营结构日趋多元,在坚持开办幼儿园、亲子园这一主营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幼教领域的其他服务。幼教集团曾被评为“徐州市影响市民生活的百强品牌”。
学校受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委托,与云南省教育厅签署“共同推进滇西边境山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签订学前教育帮扶协议,通过系列举措有力支持云南、青海、新疆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2011年成功竞标教育部“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2年成为教育部具有国培示范性集中培训资质单位。五年来承担60余项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培训学员近6,000名,覆盖全国32个省市。国培工作在教育部匿名评估中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国享有较高美誉度。
(5)校园文化彰显新特征
学校秉承“崇师、尚美、立人”的校训,坚持“两代师表,一起塑造”,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师德教育。发布实施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举办
“学术沙龙”、“学思讲堂”和“高雅音乐进校园”等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坚持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创建“雅卓女子学堂”、“波卡童话剧社”;实施以“三声一影”品牌教育活动为代表的文化育人建设工程,形成了歌声婉转、琴声悠扬、书声琅琅、舞影灵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声乐比赛以及英语翻译技能、演讲、美术、书法等比赛中,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规划(上报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