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商移动执法、GIS监管方案介绍
2011年9月6日
方案提纲
XX工商移动执法整体解决方案
2
中国电信优势
3
成功案例
4
宏观环境与需求分析
1
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现状
市场监管的主体规模种类扩大,监管难度增加
要求工商对各类企业进行规范监管,建立分类信用机制,以维护统一竞争的大市场
要求改变过去注重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管理为侧重于交易行为监管,变注重事后管理为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管理
市场监管机制正发生巨大变化,任务更加繁重
要求适应市场主体、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及时确立新的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的科技含量
市场监管的重点在转移,监管内容多样化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监管职能和领域不断扩大,对传统的监管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食品安全监管是重中之重
近期发生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起政府部门对
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亟待加强,监管效率渴望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
面临食品安全压力,国家工商局提出由以打为主变为以防为主,提出“关口前移”,要求完善“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
2009年6月周伯华局长在湖北十堰实地调研时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出厂
生产
许可
检验
商户批发
购买
商品零售
工商部门
食品流通环节
备案
巡查
投诉反馈
备案
巡查
质监部门
食品生产环节
工商信息化总体要求(1/2)
2009年6月11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周伯华局长强调:
……紧紧围绕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公共服务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加大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商业务的融合
工商行业必将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改革,进一步巩固提升“金信工程”的丰硕成果,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工商信息化总体要求(2/2)
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平台
加强“四化建设”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推进“四个转变”
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实现“四高目标”
高素质队伍加高科技手段,创造高质量监管和高水平服务
信用工商
法治工商
信息工商
推动政府职能建设
工商监管面临的问题分析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503号令)要求食品经营者必须建立进销台帐和完成索证索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也对食品进货查验、批发台帐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传统的手工备案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得不到商家的积极配合,难以切实推行
手工备案不利于工商部门有的放矢地加强监管,对“问题食品”无法做出快速反应
商户自行建设的进销存系统无法做到数据共享,工商部门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市场
监管
工商管理部门的外勤工作人员数量多,工作流动性强,经常需要在非办公环境中对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传输,并且对传输速率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外勤执法人员执行巡查任务时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纸制文件,十分不便
外勤巡查、执法结果无法及时与内网系统进行同步,影响执法工作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不能实时将巡检、执法结果反馈到内部业务系统。每天收集完信息都要回所集中录入,工作量大
行政
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特别提出,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落实相关记录要求
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积极推进利用3G、短信等无线通信技术和音频、视频等形式实行移动执法,开展公共服务”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鼓励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行政执法网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食品监督检查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工商行业需求分析
移动执法
综合办公
配合网格化管理、现场执法取证,记录执法信息,实时录入上传,12315指挥联动
与机关办公网同步, 随时随地查看工商信息、通知公告,收发邮件,批阅公文等
市场监管
经济户口及企业信用管理、流通领域商品监管、索证索票管理、电子台帐管理、数据统计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信息服务
增值业务
获知工商信息公告、
智慧工商动执法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