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艺术源远流长,音乐、书法、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建筑及园林,门类众多。但由于物质媒介不同、创作方式不同,对人审美感官的作用范围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具的特色,并以辉煌的成就向世人展示了各自的风采。
一、书法和国画
1、书法
先秦时期书法艺术的起源。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主要出土于商代晚期都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内容大多与占卜有关。风格从粗犷豪放到优美精丽,体现了商代文字的书法意趣。
金文。铸造或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称铜为金而称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产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书法雄奇恣放,保留有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和象形成分。西周成王、康王之后趋于成熟,形成了点画圆浑、体势雍容、章法工整的“宗周风格”,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结体、章法的初步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文字异形,金文书体具有地区的差异。如春秋传世铜器的齐国《齐太宰归父盘》、楚国《散氏盘》等,都有各自的书法特点。战国时期的书法主要散见于货币、竹简、帛书中,大多与金文具有脉息相通之处。
大篆。战国六国文字。已明显注意到书体本身的结构美,不但在结字上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且在笔画的借让方面也注意到均衡和虚实,用笔力求统一,成为一种从古文到秦篆的过渡文字。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的形成。
小篆。秦代全国通用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统一文字,要求以秦文为标准斟酌省改,凡是不与秦文合者一律废除。这就产生了秦篆,与称六国文字为大篆相对,又称小篆、秦小篆。字体结构整齐美观,讲究对称,代表作有《秦山刻石》等。
隶书。萌芽于战国末年,施用于秦,定型于西汉,极盛于东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体。它是一种草创的简化字,书写比篆书简便得多。它将小篆线条的圆转变为方折,用笔出现提按轻重的变化,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传世的汉隶,一般是东汉碑刻,开魏碑先河。
草书。产生于两汉。西汉草书的最初形态叫章草、草隶、隶草,结体简约,笔画钩连,字与字不相连,用笔与隶体相近,保留了隶书的书写意味,据说开创者是汉元帝时的史游。东汉草书进一步突破隶书法则的束缚,体势变横为纵,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草书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严格地讲,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于汉末,以书法为纯艺术的书法家也出现于此时。如主张“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的蔡邕,“监墨学书、池水尽墨”终为草圣的张芝等。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空前繁荣的时代。魏晋书体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出了楷书,相传钟繇为楷书之祖,可惜无真迹传世。北朝以魏碑为代表,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晖福寺碑》、《张墨女墓志》等。东晋以
“二王”(羲之、献之)为代表。二王在我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促进楷书、隶书、草书的成熟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一代书圣王羲之,书学钟繇、张芝等名家,创立行楷,擅长楷、隶、草、篆各体,成就极高。其代表作《兰亭序》相传是王羲之同谢安等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作驱疫仪式,为轮觞所作诗集写的序。原贴由蚕茧纸和鼠须笔书就,字体妍美流便,神采奕奕,其中20个“之”字、8个“以”字、7个“不”字,各具其妙而不雷同。据传唐太宗视《兰亭序》真迹如掌上明珠,在世反复临摹,死后还将其作为陵内第一件最珍贵的陪葬品,此贴因此而只留得摹本。
隋代书法大多追求华美,已从粗犷、浑朴向严谨、闲雅转变,为唐人书法开启先河。代表作如《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龙藏寺碑》。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楷书法度森严,风格峻整,发展到极致,涌现了一大批多才多艺、富于创新的书法家,如“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晚唐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书法均为后世所宗,影响深远,至今依然。
唐代草书极负盛名,代表人物是张旭、怀素。张旭虽精通楷法,却以草书名于世。性嗜酒,每每醉辄草书,挥笔大叫,甚至以头浸墨而书,醒后自视,以为神异,时人谓之“张颠”。相传张旭草书、李白诗歌和袁旻(mín)剑舞,并为唐代“三绝”。怀素俗姓钱,幼年出家,为玄奘门人。自幼酷爱书法,勤学苦练,秃笔成冢,漆板写穿,因家贫无钱买纸笔,即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书写。他继张旭完成了狂草的创造,成为与张旭齐名的狂草大家,人称“颠张醉素”。怀素的狂草,较张旭笔法变化丰富而不违背传统法度,可识性强,因而对后世的影响超过张旭。
五代至宋初的书家以杨凝式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字体趣韵具足,突破了唐人的严谨法度,在由唐楷至宋行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枢纽作用。
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的兴旺中兴。
宋代书法盛行行书,主要代表是世称“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苏轼书法“尚意”,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黄庭坚书法“重韵”,代表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