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安全心理学潘 】是由【孔乙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心理学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心理学潘
2、安全心理学
在各种工伤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全行为方式主要是由人的安全心理所决定的(如,过马路时判断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等)。
人的心理系统可分为两种
个体心理系统
群体心理系统
个体心理系统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现代心理学倾向于把个体心理显现看成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概括起来,个体心理可以分成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如,一个人希望成为科学家,并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内部动力会成为推动他学习和工作的动机;一个人希望得到团体的承认,并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这种内部动力会成为推动他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动机。
心理动力的成分分析
(1)需要:是人类的各种动机的基础,即,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某种失衡状态。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3)世界观:则对人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并由此确定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态度。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这三个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过程分析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2)情绪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过程。凡是符合个体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心理过程分析
(3)意志过程:
心理学把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它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它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体现在对行为的发动和制止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并非彼此孤立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就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在不同的时间内和不同的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定,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
心理状态分析
感知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聚精会神或漫不经心的状态;在思维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灵感或刻板状态;
在情绪活动中,可能会产生某种心境、激情或应激的状态;
在意志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犹豫或果敢的状态等。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展开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安全心理学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