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德性——再论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问题.pdf<)20104
信仰与德性
——再论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瓷产乐
摘要:本文从目前人们比较关心、学术界讨论得比较多的几个方面分析探究了宗教信仰与道德的
?
“信仰宗教,道德就高尚”的问题;宗教与道德是否“不可分解”的问题。
关键词:宗教;信仰;道德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宗教信仰与主观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围绕着
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目前,在我国宗教学界与伦理学界关于宗教与道德关系
问题的讨论,集中表现为关于宗教信仰与主观道德慈说牡滦浴⒌赖缕分实的关系的讨论。
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把这一问题概括为“假如没有上帝,道德如何可能”。∞关于这一问题的讨
论至今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在此,我们拟在已有的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超越在这一问
题上的“可能”与“不可能”之争,力图取得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一、关于“假如没有上帝,道德如何可能”的争论
关于宗教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是道德的来源、基
础、动力和保障一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毕竟人类道德的堕落和纯正宗教的丧
失,常常是相伴而生的。”④即:道德依赖于宗教,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道
()(
)
类历史上,是先有道德后有宗教。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从人开始以群居的方式生活起即
人类社会初期起道德就已经存在。只是那时的道德表现为一定的风俗、习惯、行为禁忌等。而
宗教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逐步产生与形成的;第二,即使在近现代社会,在
那些宗教遭到彻底摧残以至几乎不存在宗教及其影响的国家与社会里,依然有道德,而且社会
的道德状况、人们的道德水平似乎也并不差。那些无神论者“他们的道德无论从哪一方面衡
作者简介:曾广乐,哲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104
量都不逊色于无论哪一种宗教的最虔诚的信徒。”四
这两种观点看起来是截然对立、完全相反的。但是,只要深人分析,我们就发现,两者的对
立只是一个表象。因为,前者是指“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依赖于其宗教信仰的状况”,比如,全
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学诚法师说,毕竟“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学诚法师这句话
中的“道德”显然是指“社会整体或区域群体的道德”。他的这个判断中没有涉及个体的道德
状况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而后者所指的是“个体抑皇悄承└鎏的道德不依赖于
其宗教信仰”。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刘时工博士就曾说:“不论是哲学史上还是现实生
活中,总有一些无神论者,他们的道德表现不论从哪一方面衡量都不逊色于无论哪一种宗教的
最虔诚的信徒。而且考虑到历史上多次宗教战争的直接、间接参与者,考虑到人口众多的中国
历史上一直缺乏有神论信仰的传统,我们甚至很难判断在道德上表现好的无神论和有神论者
哪一方面人数更多。基于这些困难,主张道德依赖于宗教的观点站不住脚也就不足为奇
了。”娜他所论证的只是“个体抑皇悄承└鎏的道德不依赖于其宗教信仰”,他并没有涉
及“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与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而那些持“道德依赖于宗教”观点的人所
论证的是“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依赖于其宗教信仰的状况”,所以说,二者所争论的,实际上
信仰与德性——再论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