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CIP)
科学失误故事陈仁政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
/ .- : ,2002
站在巨人肩上
( )
ISBN7-200-04552-7
科陈科学家生平事迹世界
Ⅰ. …Ⅱ. …Ⅲ. - -
Ⅳ.K8161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
CIP (2002) 004688
·站在巨人肩上·
科学失误故事
KEXUE SHIWU GUSHI
陈仁政主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
邮政编码:100011
网址
: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总发行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印刷厂印刷
开本印张字
850×1168 32 10 205000
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
2002 4 1 2002 4 1
印数 1-10000
ISBN7-200-04552-7/N·23
定价:1700元
书
主编陈仁政
:
本书主编:陈仕达
编委
:(排名不分先后)
王立民王潇王德余孔泽云
孔莲孔琳陈立陈雪
陈熊李昌敏张云杰郭汉卿
郭春郭勇梁聪熊玉琼
何高明罗尤华林正富陈祥禄
秦添陈梅宋光辉陈仁政
内容提要
比起成功和胜利的喜悦,失败和失误是令人不快的。然
而,科技史告诉我们,许多成功者都有过大量的失误或失败。
激光的发明人之一汤斯曾怀疑为它申请专利是否值得,开尔
文认为 X 光是对公众的欺骗,英国邮政管理局总工程师普利
斯在贝尔发明电话后说,它不会在英国流行,因为伦敦有足
够的小邮差……
本书编入科技史上几十个各领域有关失误的故事,意在
引起人们的警觉,从而减少失误;这些故事内容翔实、史料
丰富,展现出科技发明发现曲折、崎岖的道路,真善美与假
恶丑泾渭分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让人在顺境中保持
清醒的头脑,在逆境中百折不挠,从而受益终生。
本书供具有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和成人阅读,
也是素质教育较好的参考书。
从亚里士多德到欧拉
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
颜色是光在物体中产生的还是物体从光
,
?
中分离出来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2000 多
年。
古希腊大科学家亚
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前 322) 认为, 光
从它的介质中产生颜色,
“光亮”和“黑暗”按不
同比例混合产生不同的
颜色这种观点来自思
。亚里士多德
辨而不是实验。当然,
(公元前384—前322)
这是对颜色成因的误解,
1
而这种误解一直持续到中世纪。
约 1250 年出生在德国弗赖博格的西奥多里克(约
1250—1311),是一位传教士,他用阳光照射装满水的大玻璃
球壳,观察到和空中一样的彩虹, 并以此说明彩虹的成因
———彩虹是大气中水珠反射和折射阳光的结果。不过,他由
此进一步解释颜色的成因时,却没能摆脱亚里士多德观点的
束缚,继续认为各种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光受到不同程度的阻
滞所引起的。他认为,红、黄、绿、蓝四色处于黑、白两色
之间,红色接近白色, 比较亮, 蓝色接近黑色, 比较暗,
“亮”、“暗”两色性质截然不同。他把介质分为透明和不透明
两种,透明物和非透明物都分别各自具有这两种特性。他论
证说,如光线被像玻璃这类透明介质的限制性区域接收,那
么,它产生的颜色就是红色;如果被它的非限制性区域接收,
则产生黄色。而暗淡的蓝、绿两色则是这样产生的:不透明
介质中较不透明的地方接收的光产生蓝色,而较透明的地方
接收的光则产生绿色。
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对颜色的成因作了错
误的假设:颜色是因有色物质的透明度和密度大小不同而引
起的。
17世纪中叶,牛顿的老师巴罗(1630—1677)修正了亚
里士多德的颜色理论,认为红光是大大“浓缩”了的光,而
紫光则是大大“稀释”了的光。
到了17世纪60年代,牛顿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实验,对
颜色的成因有了以下认识。
首先,他通过著名的“判决性实验”———让阳光通过棱
镜形成七色光谱,再通过另一同样但倒置的棱镜将七色光谱
2
还原成白色光之后认为,日光和一般白光都是由每种颜色的
光组成的, 这些颜色是这种光的“原始的、偕与俱来的性
质”,而不是它经过的物质造成的。“任何一种均匀白色光都
有一定的与其可折射度对应的颜色,这种颜色在反射和折射
时都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他将纸、灰烬、红铅、金、银、铜、青草、蓝色
的花、紫罗兰、染上各种颜色的水泡、孔雀的羽毛等置于上
科学失误故事 青少年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