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一、具体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实效。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我县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各学校、幼儿园也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一把手切实负起领导职责,细化分工,落实任务,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
依据亳州市推荐的《国学经典教育丛书》必读书目,结合我县校本教材和学校特色,组织开展晨读、课前一吟、经典一课,运用丰富的活动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并把国学经典诵读于书法、歌咏、板报、辩论、竞赛融为一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1
)课前早读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
10
分钟时间开展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要求每班选一名诵读长,每周诵读一首古诗,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为上课做好铺垫。
(
2
)红领巾广播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规定一个时段让学生欣赏配乐的经典诵读,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听读能力,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
(
3
)板报宣传,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解义,供学生阅读、赏析。
(
4
)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读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读活动。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著名的书画作品引入诵读,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
5
)创建亲子诵读良好氛围。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创建温馨家庭环境,共建家校和谐文化。
3
、美文滋润心灵,美画妆点校园。
用诗文、诗画,或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文、诗画,每个班级都开辟有学习园地,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诵读赏析等等。
4
、举办诵读比赛,激发学习热情。
开展以诵读为载体,以健康向上、贴合主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髓为主要内容,采用音乐、舞蹈、武术、表演、情景剧等表演形式,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诵读展演比赛活动。
二、收获和感受
1
、国学经典教育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开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弘扬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