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流程设计的基础
第一章企业流程的产生
企业流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而且,企业的流
程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更好地把握
企业流程的特性,加深对企业流程的认识并最终进行企业流程的再
造,我们有必要首先分析一下企业流程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什么会
这样产生,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企业流程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社会分工的演变导致企业流程的产生
正如前面所说,企业流程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规
律性。因此,企业流程的产生在两方面的基础之上:理论基础和逻辑
基础。企业流程的产生首先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分工开始于各种职
业的分离”。可以说,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就是分工细化的历史。
一、产业的形成
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的考证:史
前主要有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前两个时
代又可以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这样三个阶段。蒙昧时
代的低级阶段相当于人类的童年,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的或亚热带的
森林中;他们的食物主要是果类、坚果和根茎。在有史时期所知道的
一切民族中,已经没有一个是处于这种原始状态的了。虽然这一状态
大概延续了好几千年,但我们并不能根据直接的证据去证明它。
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他们的食物主要是虾类、贝壳及其它的水
栖动物。这时,人类掌握了摩擦取火的本领并发现了新的食物。人类
还学会了使用棍棒和标枪等来取得猎物。人类开始了以采集为主,辅
以打猎的生活方式。这个期间人类的一切生产劳动都是共同进行的。
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
会的一个重要转折分工导致了农业的出现。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再
也不是共同从事劳动了,取而代之的是将生产劳动划分成了各种不同
的活动,并且由不同的人去从事。恩格斯认为,农业社会之后,接连
发生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大分工,表现为畜牧业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第二次大分工,表现为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大分
工,是专门经营物资买卖的商人阶层的形成,即商业的独立化。三次
大的分工,形成了三大产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
二、职业的出现
由人类社会分工所形成的手工业,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企业的萌
芽。手工业个体生产最古老的形式应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
动,而最发达的形式则是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和匠人手艺业。
在封建社会的农村中,田园诗般的“男耕女织”形象地概括了当
时家庭手工业的情景。匠人手艺业的典型代表是走街串巷的“磨剪子
菜刀”。这种家庭手工业和匠人手艺业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劳动,没有
什么分工可言,其劳动成果也是为了自己使用或用于换取自己所需之
物。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盈利,因此称不上是企业。
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原有的个体(家庭、个
人)手工业及匠人手艺业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一手工业作坊。在城市中,手工业作坊主要以行会手工业的形式出
现。从规模上看,这种手工业的作坊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行会师傅、
帮工、学徒一共不过几个人。行会师傅只能在他本人是师傅的那个手
工业中雇佣帮工。行会师傅有熟练的技艺,并且自己也参加劳动。学
徒经过一定期限的学习,成绩合格的可提升为帮工,帮工协助行会师
傅工作,由行会师傅支付一定的报酬。帮工经过一定期限的工作,考
试合格后可出师自己独立工作,或参加行会成为行会师傅。在农村,
手工业作坊是以小工业小地产的联合形式出现。
封建社会手工业作坊的生产力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整个生产过
程由一个人来完成。但是,整个手工业内部却出现了分工。具有同样
技术的作坊构成一个行会,不同的行会具有不同的技术,进行不同产
品的生产。通过这种分工,出现了不同的专业,如木匠、铁匠、纺织
匠等等。这种分工是手工业内部的更细的分工,即职业分工。
三、企业流程的产生
随着资本的集中和劳动力的商品化,伴随着大量小手工业的分化
和破产,手工业工场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作了精辟的分析。他在“工场手工业的二
重起源”一节中这样写道: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一种方
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
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例如,马车过
去是很多独立手工业者,即马车匠、马具匠、裁缝、钳工、铜匠、旋
工、玻璃匠、彩画匠、油漆匠、描金匠等劳动的集合产品。马车手工
业把所有这些不同的手工业者联合在一个工场内,他们在那里协力地
业务流程-青春文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