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内的各种绿地要统一布局,合理组织,使各种绿地的分布形成分散与集中、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形式,让居民方便地使用,并突出本区特色。 
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人们在居住区中生活,除了生理、安全需要外,还要与他人接触,群体交往的需要,室外自然空间和景观环境的需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有效地为居民服务,要考虑老年人及儿童的需要,按照他们的活动规律配备设施,采用无障碍设计,以适应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的生理特点。  2、要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  生态环境功能是居住区绿地的游憩,景观,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几大基本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因此更应在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形成与发挥,可通过配合地形变化,设计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多样的人工园林植物组合,采用生态铺装树荫式广场,林荫道等,把水景结合合理布置在绿地中,更有效地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3、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  首先,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的自然条件,特色景观和绿化基础,其次,应根据当地气候生态特点和用地的土壤条件,结合立地条件适当改造,同时,既要有统一的基调又要在布局格式、绿化材料等方面做到多样而各具特色。居住区建筑物外墙边绿地的绿化,要求不能影响建筑物对采光,通风,日照和视觉空间的要求,如遇高大乔木时,应考虑其与建筑物门,窗,厅位置的相互关系。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现状图文资料的收集、现场勘察和与业主的交流等,全面深入地把握居住区内绿地的基本情况,了解居住区周围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是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必需的前期基础工作,全面细致的工作,是使规划设计符合用地环境的实际情况,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实际工作可操作性和减少设计修改的基本条件。  1、居住区规划和部分工程图文资料  2、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3、居住区周围的环境  三、宅间宅旁绿地及庭院绿地  宅间宅旁绿地和庭园绿地是居住区绿化的基础,占居住区绿地面积的50%左右,包括住宅建筑四周的绿地、前后两幢住宅之间的绿地别墅住宅的庭院绿地、多层和低层住宅的底层单元小庭院等。宅间宅旁绿地一般不设计硬质园林景观,  主要以园林植物进行布置'当宅间绿地较宽时,可布置一些简单的园林设施,如园路,坐凳、铺地等,作为居民比较方便的休息用地。别墅庭院绿地及多层和低层住宅的庭院是仅供家庭使用的私人室外绿地。  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和布局决定了其周边绿地的空间环境特点,也大致形成了对绿化的空间形式、景观效果、实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可能利用的条件。在绿地设计时,对待每一种住宅类型和布局形式所属的宅间宅旁绿地,创造合理多样的配置形式、形成对居住区丰富的绿化景观。  1)宅间、宅旁绿地  宅间、宅旁绿地是居民在居住区中最常用的休息场地,在居住区中分布最广,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最为明显。宅旁绿地包括宅前、宅后、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其设计应紧密结合住宅类型及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等因素,创造宜人的宅旁庭院绿地景观,区分公共与私有空间。  宅间、宅旁绿地根据实际空间的大小进行处理,为附近居民设置休闲的场地,也可设计相应的儿童活动场地,设置景观小品、景墙、树阵等,并配以植物绿化。  宅间、宅旁绿地的绿化类型  1、树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