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p2p点对点的信息传输
c#实现p2p点对点的信息传输(转)
点对点即peer-to-peer,通常简写为p2p。所谓网络中的点对点,其实可以看成是一种对等的网络模型。p2p其实是实现网络上不同计算机之间, 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一种技术。p2p由于允许网络中任一台计算机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络中其他计算机,并与之进行数据交换,这样既消除了中间环节,也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
p2p作为一种网络的模型,它有别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客户/服务器模型一般都有预定义的客户机和服务器。而在p2p模型转并没有明确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但其实在p2p模型中,每一台计算机既可以看成是服务器,也可以看成是客户机。在网络中,传统上的客户机/服务器通讯模型中,发送服务请求或者发送数据的计算机,一般称为客户机;而接收、处理服务或接收数据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而在p2p网络模型中,计算机不仅接收数据,还有发送数据,不仅提出服务请求,还有接收对方的服务请求。
在下面介绍的用visual c#实现的局域网点对点通讯程序,就有如下特点,在网络利用此通讯程序进行通讯的任一计算机,在通讯之前,都需要侦听端口号,接受其他机器的连接申请,并在连接建立后,就可以接收对方发送来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向其他机器提出连接申请,并在对方计算机允许建立连接请求后,发送数据到对方。可见在网络中利用此软件进行p2p网络通讯的任一计算机既是客户机,同样也是服务器。
、调试、运行的软件环境:
(1).微软公司视窗2000服务器版
(2).visual studio .net正式版,.net framework sdk版本号3705
: 关键步骤就是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发送和接收。数据接收使用的是socket,workstream。
: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问题,程序在处理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采用了不通的端口号,发送数据程序在缺省状态设定的端口号为"8889"。下面代码是侦听端口号"8889",接受网络中对此端口号的连接请求,并在建立连接后,通过socket接收远程计算机发送来的数据:
try
{
tcplistener tllisten1 = new tcplistener ( 8889 ) ;
//侦听端口号
( ) ;
socket sksocket = ( );
//接受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请求,并获得用以接收数据的socket实例
endpoint tempremoteep = ;
//获得远程计算机对应的网络远程终结点
while (true)
{
byte [] bystream = new byte[80];
//定义从远程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存放的数据缓冲区
int i = (bystream,ref tempremoteep);
//接收数据,并存放到定义的缓冲区中
string smessage = (bystream);
//以指定的编码,从缓冲区中解析出内容
( smessage );
//显示传送来的数据
}
}
catch ( )
{
( "防火墙安全错误!","错误",
, );
}
:
workstream传送数据时,数据传送的编码类型是"utf8",下列代码是对ip地址为""的计算机的"8888"端口号提出连接申请,并在连接申请建立后,以utf8编码发送字符串"您好,见到您很高兴"到对方,由于下列代码中的注释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workstream传送数据的典型代码:
try
{
tcpclient tcpc = new tcpclient ("",8888);
//对ip地址为""的计算机的8888端口提出连接申请
networkstream tcpstream = ( );
//如果连接申请建立,则获得用以传送数据的数据流
c#实现p2p点对点的信息传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