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是由【雨林书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
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广泛。常有的种类有:
(一)炭疽病类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有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
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早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
至黑退色,而后病部腐化。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摆列的黑小颗
粒。
、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经过风雨和昆虫流传。在高温多雨季
节发病重。经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益其发生。不一样的品种,
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1)采纳抗病的优异品种。
(2)增强种植管理,培养强壮的植株,提升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优异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早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错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
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
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佳丽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
病等。
。随风雨流传。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
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分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益于发病。

(1)及时除去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增强种植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升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
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备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早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采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5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三)锈病类

可发生在多栽种物上,主要为害寄主叶片。典型症状是病部变褐并出现黄色至红褐色锈粉状
物质(为夏孢子堆).常有的为佳丽蕉锈病、月季锈病、葡萄锈病等。
。病原在病部越冬。经过风雨流传。每年夏天发病
较重。暖和、多雨、多雾的天气条件有益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深发病程度。

(1)及时除去病枝叶及病残体,减少病原。
(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优异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早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四)白粉病类
,一般多发生于寄主生长中、后期,寄主的叶、花、枝条、嫩
梢、果实均可受害。典型症状是早期病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灰色粉状物。寄主受害部位常常
退绿,发育畸形,严重时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常有的有月季白粉病、蔷薇白粉病、瓜叶菊白粉
病、九里香白粉病等。
发病规律病原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经过风、雨流传。多数在4-6月、9-10月发病较重。暖和湿润季节发病迅速,过分密植、通风透光性不良有益于发病。

(1)综合修剪,做好清园工作。
2)增强种植管理、增施磷、钾肥,控氮,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参照锈病类用药。
(五)叶枯病
、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红褐色至灰褐色,过个病斑连成片,可占叶面积
的1/3左右,病健交界处有1比病斑色深的纹带,后期病部枯竭,散生黑色小颗粒。常有的有桂花叶枯病、翠菊叶枯病等。
。经过风雨流传。夏、秋天发病较重。高温高湿、通风透光性差、叶势弱有益于发病。

(1)完全清园,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以减少病原。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2)增强种植管理,合理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搞好排灌系统,降低湿度。浇水尽量防备喷浇。结合修剪,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开始用药,药剂可采纳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等量式波尔多液等。
(六)煤烟病
、烟煤病,在花木上发生广泛。常在页面、枝梢上先形成黑色小霉斑,
而后连成片,使整个叶面、枝梢上充满黑色霉层。影响植物的外观和光合作用。常有的有柑橘煤
烟病、紫薇煤烟病。
。经过风雨和昆虫流传。高温多湿、通风透光性差
的条件易发生。蚜虫、介壳虫、蝉、白蛾蜡蝉等能分泌密露的害虫发生数目多时,能加重此病的
发生程度。

(1)植株密度要合理,不可以过密,合理修剪,保持优异的通风透光性。
(2)及时防治能分泌密露的害虫,参照蚜虫、介壳虫的防治。
药剂防治发病期在结合防治害虫同时可采纳以下药剂:10%百菌清乳油200-25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等。
(七)霜霉病类
,典型症状是病叶正面出现不规侧淡黄至淡褐斑,叶背具白色、
灰色或紫色霜霉层,如菊花霜霉病等。
。春、秋天发病较重,一般在凉快、多雨、多雾、多露的
条件下易发病。

(1)及时除去病残体。
(2)注意通风透光和搞好排水。
(3)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可采纳:25%甲霜灵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陪夜等。二、细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的病原为细菌,常有的有:
(一)细菌性软腐病
、叶柄。病部早期产生水迹状斑,并很快组织软腐,植株萎蔫,后期病
部发黑,黏滑,并有恶臭味,植株很快死亡。如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
。主要靠流水、昆虫或接触流传,在高温高湿、伤口
多的状况下易发病。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1)采纳无病土或土壤进行消毒。
2)采纳无病苗,移栽时尽量减少伤口。
3)增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保持通风透光,浇水以滴灌为主,尽量减少淋浇。
4)发病早期喷施300μL/L农用链霉素液或土霉素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二)青枯病
、茎引起维管束的伤害,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分表现出叶片忽然失水下垂,但在早晚露水重或雾重时植株呈正常状态。根部变褐腐化,并有臭味。最后整株枯死,但植株颜色仍保持绿色。如大丽花青枯病、菊花青枯病等。
。由雨水、水滴流传。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故在夏
季较常有此病。

1)采纳、培养无病苗。
2)进行轮作,换土或土壤消毒。
3)增强种植管理增施磷、钾肥,尽量防备伤口,注意保持通风,控制湿度。
(4)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可采纳25%青枯灵400-600陪夜、土霉素或链霉素300μL/L液。
5)拔掉病株,并用青枯灵、硫磺粉或硝醇粉进行土壤消毒。
三、病毒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为植物性病毒。为整株性病害,常引起寄主花叶、矮化和畸形。较常有的是花叶病。下边对花叶病作简介:
,发病部位出现褪绿,逐渐呈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
片畸形(扭曲、线叶),植株长势变弱。如菊花花叶病。
,在干燥的天气条件有益病害发生。

(1)增强检疫,建立无病毒育苗基地,采纳无病生殖资料或无病苗。
(2)及时防治传毒昆虫。防治措施可参照蚜虫的防治。
(3)及时除去病株。
四、线虫病
此病由线虫的寄主引起。线虫为细小的蠕虫,可寄生在植物的多种器官上。引起的为害状极
像病害的症状,故将其称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穿孔线虫病等。下边对根结线
虫病作简介:
1、症状在寄主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瘤状物,线虫则置于瘤内。植株受害后
枯死。
2、发病规律雌虫产卵于根瘤内或土中,幼虫主要在浅土中活动,进入根部后,其分泌
物能刺激根部产生瘤状物。主要经过种苗、肥料、流水和农具等流传。
3、防治措施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1)增强检疫。
(2)轮作、采纳无病土栽种。
(3)土壤消毒可采纳10%益舒宝颗粒剂、10%克线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等,每亩
施用量3-5kg.
五、地下害虫
主若是指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表部分的害虫。
(一)金龟子类
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其幼虫称为蛴螬,是苗圃、花园、草坪、林果上常有的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根及近地面部分的茎。成虫可咬食叶片、花、芽。如铜绿金龟、褐金龟、大黑鳃金龟等。
1、形态特色
1)成虫中至大型,颜色多样,触角鳃状,前足发掘足,前翅鞘翅,多数种类腹部未节部格外露。
2)幼虫体灰白色,呈“C”形,体胖而多皱褶,寡足型,臀部肥大呈蓝紫色。
。在土中或厩肥堆中越冬。幼虫常年在有机质丰富的土中或厩肥堆下生活,取食腐殖质或植物的根。成虫具假死性,有些种类具趋光性。

1)人工捕杀利用假死性,将其振落地面捕杀。
2)诱杀利用其趋光性,用灯光诱杀。
3)生物防治利用鸟类、天敌昆虫、微生物等。
4)厩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土壤于秋、冬天要合适深翻。
5)药剂防治可采纳3%米乐尔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等每亩3-4kg进行土壤办理。40%速朴杀乳油、90%敌百虫晶体、50%辛硫磷乳油800-1000陪夜树冠喷雾。
(二)蝼蛄
俗称“土狗”。属直翅目、蝼蛄科。食性杂,以成虫、若虫为害根部或近地面幼茎。喜爱在表土层钻筑坑道,可造成幼苗枯竭死亡。常有有非洲蝼蛄、华北蝼蛄。
形态体黄褐色至黑褐色,触角丝状,前胸近圆筒形,前足为发掘足,前翅短,后翅长,褶叠时呈尾须状,腹末具1对尾须。
发生特色发生世代数因种类和地区的不一样而不一样,多为1-3年完成1个世代。以成虫,若虫在土中越冬。每年春、夏天为害严重。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对粪臭味和甜美
味有趋性。成虫喜爱在腐殖质丰富或为腐熟的厩肥下的土中筑土室产卵。
防治措施
(1)厩肥或堆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2)诱杀夜晚用灯光诱杀。在炒香的饵料(米糠或豆粕等)中拌入50%辛硫磷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比率约100:1),制成毒饵,撒施于苗床上或植株行间地面,每亩用量约2kg。也可在苗圃、花园四周挖些小土坑,坑内置少量新鲜马、牛粪或鲜草,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敌百虫粉剂。
(3)药杀每亩用5%辛硫磷粒剂2kg或用90%
苗圃、花园地面。
(三)蟋蟀
属直翅目、蟋蟀科。分布广,全国大多数地区均有分布。食性杂,成、若虫均能为害多
栽花木的幼苗和根。常有的有大蟋蟀,油葫芦等。
,黄褐色至黑褐色,触角丝状,擅长体长,后足为跳跃足,具尾须1对,雌
虫产卵管剑状。
发生特色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中越冬。5-9月是主要为害期。成虫具趋光性,昼伏夜出,雨天一般不出门活动,雨后初晴或闷热的夜晚出门活动更其。地势低洼阴湿,杂草丛生的苗圃、花园及果园虫口密度大。
防治措施
1)除去杂草破坏其栖息场所。
2)诱杀利用其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用炒香的米糠、豆粕等或用切碎的菜叶,甘薯叶、
嫩草等按大体300:1的比率拌入90%敌百虫晶系统成毒饵,每亩用2kg左右于夜晚撒在蟋蟀出没之处或洞口旁。
(3)洞口施药找到蟋蟀栖息的洞,先挖开洞口的松土,再往洞内施入80%敌敌畏乳油、40%
养乐果乳油等杀虫剂100-200倍液,或用洗衣粉100-200倍液再加入少量煤油或柴油,灌入洞
口,灌完后压实洞口。
(四)地老虎类
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地蚕。分布广,食性杂。以幼虫为害幼苗。常在近地面处咬断幼苗并将幼苗拖入洞窟中食之,亦可咬食未出土幼苗和植物生长点。常有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下边以小地老虎为例作简介:
形态
(1)成虫体长16-24mm,体暗褐色。触角雌虫丝状,雄虫羽毛状。肾状纹外侧有1尖端
向外的三角形黑斑,其外方有2个尖端向内的三角形黑斑,3个黑斑的尖端相对是此虫的主要特色。
(2)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50mm,黄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明显,各节反面有2对毛片(呈
黑色粒状)前面1对小于后边1对,臀板黄褐色,其上有2条深褐色纵带。
-7代。以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整年以第1代幼虫
4月下旬-6月中旬)为害最为严重。成虫昼伏夜出,具激烈的趋光性,对酸甜味亦有激烈的趋性。幼虫具假死性、自残性和迁徙性。该虫喜阴湿环境,田间植株旺盛、杂草多、土壤湿度大则虫口密度大,为害重。而高温对其发育不利。
防治措施
1)除去杂草,破坏成虫的栖息环境。
2)人工捕杀幼虫,清晨或阴天,在断苗四周的土下挖除幼虫。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诱杀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糖醋毒液诱杀成虫。糖醋毒液的配制为糖
4-6份、醋3-5份、白酒1份、水10份另加少量敌百虫。在幼虫发生期用鲜嫩草拌入敌百虫或用炒香的豆粕、棉籽饼、菜子饼等加敌百虫撒于田间诱杀幼虫。
(四)白蚁
主要分布于南方。主要为害植物的茎干皮层和根系。造成植物长势虚弱,严重时枯死。为
害植物的白蚁主要有家白蚁和黑翅土白蚁。
1.
形态
体柔嫩,乳白色至黑褐色。触角串珠状。拥有翅型和无翅型。
2.
发生特色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等级明显,分工严格,具王族和增补王族、兵蚁、工蚁。
喜昏暗湿润环境。多在树干内和地下筑巢。每年的春、夏天为生殖蚁(长翅型)婚飞季节。尤
其是大雨前后闷热的夜晚,成虫成群翱翔,若找到合适的环境,成对的雌雄虫将筑新巢,成为
新的集体。有翅型成虫具激烈的趋光性。
防治措施
(1)利用天敌如蝙蝠、青蛙、蟾蜍、螨类。微生物等。
2)诱杀在常受害的地方挖坑,投放白蚁喜爱的诱料,如松枝(叶)、木薯茎、蔗渣等,用洗米水淋湿后盖土。当诱到大批白蚁时,用开水或药剂将其杀死。
3)药剂防治用白蚁药或灭蚁灵等,当发现有白蚁为害时,将“蚁路”(即泥被)挑开
小口,有白蚁出来时,将药粉喷洒在白蚁虫体上,使之中毒。因白蚁有个体之间用触角相互接触和吃食伙伴死尸的习惯,很快蚁群被清剿。
4)在栽种苗木前,在苗木地(或树穴)撒施石灰、草木灰或火烧土,有益于预防白蚁伤害苗木。
六、叶部害虫
此类害虫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主要集中在鞘翅目和鳞翅目。
(一)叶甲类
形态叶甲别名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小至中型,体卵圆至长形,体色因种类而异。触角丝状,复眼圆形。体表常具金属光彩,幼虫为寡足型。
发生特色以成虫、幼虫咬食叶片为害,造成叶片穿孔或残破,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多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因种而异。城中拥有假死性,有些种类具趋光性。常有种类有恶性叶甲、龟叶甲、榆绿叶甲、榆黄叶甲、黄守瓜、黑守瓜等。
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在成虫、幼虫数目较少时将其捕杀。
2)利用天敌如瓢虫、螳螂、鸟类等。
3)诱杀利用其趋光性,用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在发生盛期可采纳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二)袋蛾类
,属鳞翅目、蓑蛾科。体中型,成虫雌雄异型,雄虫有翅,触角羽毛状,雌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虫无翅无足,栖于袋囊内。幼虫肥胖,胸足发达,常负囊活动。
发生特色以雌成虫和幼虫食叶为害,以致叶片仅剩表皮或穿孔。袋蛾类为害对象多,可达
几百种,如茶、山茶、柑橘类、榆、梅、桂花。樱花等,1年中以夏、秋天为害严重。雄成虫拥有趋光性。常有种类有大袋蛾、小袋蛾、白茧袋蛾、茶袋蛾等。
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摘除虫囊。
灯光诱杀,夜间用灯光诱杀雄成虫。
(3)药剂防治可采纳Bt菌剂或青虫菌制剂(100亿/g)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
(三)刺蛾类
、刺蛾科。幼虫俗称刺毛虫、痒辣子。成虫体粗壮,体被鳞毛,翅色一般
为黄褐色或鲜绿色,翅面有红色或暗色线纹。幼虫短肥,颜色娇艳,头小,可缩入体内,体表
有瘤,上生枝刺和毒毛。常有的有褐刺蛾,绿刺蛾,黄刺蛾和扁刺蛾等。
发生特色刺蛾类分布广,食性杂,危害对象多,可为害桃、李、梅、桑、茶等多种林木。
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一般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4-10月均有为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成虫有趋光性。化蛹于坚固的茧内。
防治措施
1)人工除茧结合冬天修剪,除去树枝上的越冬茧,或结合树盘浅翻,除去树盘内土中的茧。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可采纳青虫菌制剂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等。
(四)尺蛾类
形态属鳞翅目,尺蛾科。为小至大型蛾类。幼虫称为“尺蠖”。成虫体修长,翅大而薄,
鳞片罕见,前后翅有波涛状花纹相连。幼虫虫体修长,仅第6腹节各具1对腹足。常有种类有
油桐尺蠖、柑橘尺蠖、青尺蠖、绿尺蠖、绿额翠尺蠖、大叶黄杨尺蠖等。
发生特色1年发生多代。多以蛹在土中越冬。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成虫静止时,翅平坦。幼虫静止时,常将虫体挺直似枯枝状,或在枝条叉口处搭成桥状。幼虫老熟后在松散的土中化蛹,入土深度一般为1-3cm。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捕获幼虫或发掘蛹将其杀死。刮除卵块。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低龄幼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8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10%兴棉宝乳油2000-4000倍液等。对于老熟幼虫,因其抗药性
很强,不易杀死,可在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时,在树冠四周表上撒施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或5%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量4-5kg,以杀死刚出土羽化的成虫。
(五)天蛾类
形态属鳞翅目,天蛾科。为大型蛾类。体粗壮。触角丝状,尾端呈钩状,口器发达,翅狭
长,前翅后缘常呈弧状凹陷。幼虫粗大,体表粗糙,体则常拥有今后向方的斜纹。第8腹节背
面具1根尾角。常有种类有蓝目天蛾、豆天蛾、甘薯天蛾、芝麻天蛾、芋双线天蛾等。
发生特色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为害,造成叶片残破不全。每年要可发生多代。常蛹在土中越冬。成虫翱翔迅速,具激烈的趋光性。
防治措施参照尺蛾的防治措施。
(六)毒蛾类
形态属鳞翅目毒蛾科。为中型蛾类。成虫体粗壮,体被厚密鳞毛,色暗。幼虫具毛瘤,毛
瘤上长有毛簇分布不均匀,长短不一致,毛有毒。常有种类有双线盗毒蛾、舞毒蛾、乌桕毒蛾、柳毒蛾等。
发生特色以幼虫咬食幼嫩叶片,为害对象多。1年发生多代,以幼虫或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低龄幼虫具群集性。
防治措施参照尺蛾的防治措施。
(七)灯蛾类
形态属鳞翅目,灯蛾科。为中型蛾类。虫体粗壮,体色娇艳。腹部多为红色或黄色,上生一些黑点。翅多为灰、黄、白色,翅上常具斑点。幼虫体表具毛瘤,毛瘤上具旺盛的长毛,毛分布较均匀,长短较一致。
。每年发生多代。以蛹越冬。成虫具趋光性,幼虫具假死性。
防治措施参照尺蛾的防治措施。
(八)凤蝶类
形态属鳞翅目、凤蝶科。为大型蝶类。体色娇艳,翅面花纹漂亮,后翅外缘呈波涛状,有
些种类的后翅还拥有尾突。幼虫前胸前缘反面具翻缩腺,亦称“臭丫腺”,收到惊动时伸出,并发散香味或臭味。常有种类有柑橘凤蝶、玉带凤蝶、茴香凤蝶、樟凤蝶、黄花凤蝶等。
发生特色每年可发生多代。越冬形式因种而异。主要以幼虫咬食芸香料、樟料及伞形花科等植物的嫩叶、嫩梢。一般于夏、秋天为发生盛期。成虫常产卵于幼嫩叶片的叶背、叶尖上或嫩梢上。幼虫一般在清晨、夜晚和阴天取食。
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结合修剪、清园搜杀蛹;在各次新梢抽发期捕杀卵及幼虫;虫盛发期可用捕虫网捕杀成虫。
(2)药剂防治在新梢期,幼虫处于低龄期用药。药剂可采纳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青虫菌(100亿/克)1000倍液等。
(3)可在田间采集发黑、变软的死虫,捣烂后加水拌匀(加水量约虫量的50倍)后用纱布过
滤,去过滤液喷雾。
(九)粉蝶类
形态属鳞翅目,粉蝶科。为中型蝶类。体色多为黑色,翅常为白色、黄色或橙色,翅面杂有黑色斑点。后翅为卵圆形,幼虫体表粗糙,具小崛起和刚毛,黄绿色至深绿色,常有的有东方粉蝶。
发生特色每年发生多代。以蛹越冬、南方部分地区不越冬。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为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成虫对芥子油苷有激烈的趋性。
防治措施参照凤蝶类的防治措施。
(十)弄蝶类
形态属鳞翅目,弄蝶科。小至大型蝶类。成虫体粗壮,头大,体色多暗色,体被厚密的鳞
毛。触角尾端呈钩状,前翅翅面常具黄白色斑。幼虫的头黑褐色,胸腹部乳白色,第
1、2胸
节缢缩呈颈状,体表具稀少的毛。常有种类有香蕉弄蝶、稻弄蝶等。
发生特色每年发生多代。以幼虫卷叶咬食为害,常从叶缘开始,将叶片卷成成虫苞,并边卷叶边取食。幼虫老熟后在虫苞中化蛹。成虫多在清晨、夜晚及阴天活动,翱翔迅速。
防治措施
(1)摘虫苞将虫苞摘除,杀死此中的幼虫及蛹。
药剂防治参照凤蝶类的防治措施。七、枝干害虫
主要指蛀干、蛀茎、蛀枝条及危害新梢的各种害虫。
(一)天牛类
,天牛科。中至大型。成虫长形,颜色多样。触角鞭状,常超出体长。复
眼肾形,环绕触角基部。幼虫呈筒状,属无足型,背、腹面具革质突出,用于行动。常有有星
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
发生特色种类多、分布广、为害对象多。以幼虫钻蛀植物的茎干、枝条,成虫啃食树皮,
为害叶片。幼虫常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取食并形成蛀道。每1-3奶奶发生1代。多以幼虫在蛀道
内越冬。幼虫老熟后在蛀道内化蛹。
防治措施
人工捕杀成虫,刮除虫卵。
2)钩杀幼虫发现有新鲜虫粪和木屑的蛀洞后,用钢丝伸入蛀道将幼虫钩杀。
3)毒杀用棉花球或烂布条沾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颗乳油5-10倍液,塞进蛀洞,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洞,而后用泥封住洞口,可毒杀幼虫、蛹和未出洞的成虫。
4)增强种植管理,保持树势旺盛,树干圆滑,以减少成虫的产卵机遇。冬天及时清园,树干涂白,密封蛀洞。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有植物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方法总结

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雨林书屋
  • 文件大小118 KB
  • 时间2023-01-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