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金融化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金融化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金融化研究
Summary: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与电商金融的含义,阐述了电商金融化发展的新形势: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供货借贷;探索了推进电商金融化发展路径:建立全面的电商金融行业规范、引导用户适应电商金融、增强电商金融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电商金融入口的先进性,以此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快电商金融化变革,构建有序的电商金融运作环境,促进电商金融发展。
Keys:电商;贷款;数据
引言:小微企业经营时表现出资金量不足、贷款需求高等特点,无法达到传统金融企业的借贷要求,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资金补充困难性,削弱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运作能力。比如,某造纸企业需要4000万元的融资额度,企业自有产品市价1500万元,需进行货权质押,获取借贷资金。此过程中货权审核时间较长,放贷流程较为烦琐,增加企业获取资金的时间。而在互联网视域下,引入“信息开放”、“交易公平”、“多方协作”的经营理念,能够积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创建全新的电商金融体系,以此拓宽小微企业的资金获取路径。
一、概念论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环境中的金融业务,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类型,有效整合了互联网平台与金融业务,建立全新的金融经营体系,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线上技术,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公开的平台,创建信息开放、功能完善的金融业务体系[1]。
(二)电商金融
电商平台中创建的新型金融形式,称为电商金融。电商金融发展时间较短,属于互联网环境下电商平台与金融业务相结合的产品,含有多种业务类型,比如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监管等。如图1所示,是互联网与电商两种金融的关系图。
图1互联网与电商两种金融的关系图
二、电商金融化的新形势
(一)第三方支付
电商交易进行时,交易主体使用电商平台进行交易,购买者支付款项,并未直接转交给商户,而是存储于第三方平台创建的专用账户。交易资金暂存期间,
电商平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商户可利用实际订单量,申请获取贷款资金,电商平台会为卖方的借贷进行担保,在买方收货后,偿还借贷资金,以此缓解经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互联网环境中各电商平台为增强自身资金的吸收能力,均开发了第三方支付专用账户。其中,支付宝占据首位,作为资金支付规模最大的平台。此外,微信、银联商务各平台,均依赖于互联网电商开发了第三方支付功能[2]。
2020年4月至6月时间段内,%,位列电商金融支付首位。位列第二名的是财付通,%。2021年4月,国家设定了电信诈骗的防范目标,明确了打击电信诈骗的任务,以此营造安全的电商支付环境。在未来电商支付行业,将会采取“数据+技术”的联合形式,积极创新支付技术,加强线上支付监管。电商支付产品将会持续获得互联网的技术支持,研发出“二维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支付形式,以此增强电商金融的先进性,创建更具先进性的支付方式,迎合人们各类电商交易场景。
电商支付监管,成为电商金融安全防范的重点。电商支付监管采取违规处罚形式,增强电商金融防护的有效性。2021年1月,国内央行首次从资金、信息两个视角,重新梳理了电商支付业务的类别,侧重给出了电商支付的监管方案。从司法视角来看,电商支付监管方案会持续完善,以此增强电商支付监管的可操作性,维护电商金融运作的有序性。2020年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不规范行
为,共开具68张罚单,,监管部门将会增强电商支付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此维持电商支付的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业务,将会继续完善操作程序,深耕消费模型。用户端市场结构初步形成,聚焦产业支付将会成为电商支付的发展方向。在用户端支付环境中,支付宝、财付通作为行业领先单位,支付宝占据较高的线上支付市场份额。未来各平台将会探寻全新的支付增长点,作为行业竞争的突破口。2019年,电商支付业务获得了全面规范,有效剔除了“无证机构”。核心场景表现出较强的支付服务功能,将会成为电商支付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此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行,能够增强供应链各类信息的整合质量,信息包括运输信息、资金明细等。在交易量与日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划分出多种数据类型。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创建电商金融风险的测评模型,从用户、交易场景、交易风险、订单数据等多个方面,建立全新的交易征信体系,与原有征信形成互补,切实强化电商金融的发展能力。
电商支付行业表现出较大的分化特点,各类市场主体均在寻求全新的发展出路。比如华为、美团、京东等各类互联网企业,为增强产业生态性,打造业务闭环体系,对小规模电商支付企业进行整合,第三方支付行业将会进入收购新
浪潮。2017年至今电商支付收购事件共有19起,2020年整年内电商支付有6起。
(二)小额贷款
电商小额贷款业务较多,比如“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小额贷款业务是结合人们日常消费特点、资金收支情况等因素,面向人们发放的资金透支额度。当人们消费资金不足时,可使用小额贷款发放的资金额度,由电商平台给予资金担保,资金供应方为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资金,形成完整的小额借贷流程。电商小额贷款的经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电商小额贷款的经营模式
(1)电商小额贷款的类型。电商贷款主要有三种类型:与金融单位合作的小额借贷业务,比如“阿里小贷”;电商平台利用自有资金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比如“京小贷”;电商与网贷平台共同发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比如“拍拍贷”。
(2)产品对比。金融联合的贷款项目,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对于企业对用户、企业间经营的两类电商,发布的订单类、信用类两种贷款产品。借贷申请的整个流程,均采取线上操作形式,申请时间可减短至3分钟。自有资金贷款业务,是一种信用借贷产品,可在申请后数秒内获得贷款资金。全程采取线上申请形式,显著优化了贷款申请流程,借还操作便捷,可节省借贷成本。网贷联合的贷款业务,以线上交易为主,主要有“工薪贷”、“学生贷”等业务类型。由此发现:电商自有资金发行的小额贷款业务,贷种较少,主要是信用贷类型,服务主体为供应商;电商与金融单位、网贷平台合作发行的贷款业务,可提供多种贷款产品,适用更多用户的资金需求[3]。
(3)目标客户对比。电商与金融组织联合发行的贷款业务,主要服务客户是中小电商企业,发布差异性贷款业务,顺应中小电商的借贷需求。电商自有资金发行的贷款业务,京小贷是由京东电商发布的小额借贷业务,以京东平台商家为主要金融服务主体,结合电商的实际经营能力,发放贷款额度。电商与网贷联合发行的贷款业务,主要服务20岁至40岁的青年、个体经营者,参看借款人的收入情况,按需发放贷款额度。由此发现:各类模式的电商贷款,均有目标服务主体,可满足各行业电商与个人的资金使用需求。
(4)业务流程对比。申请阿里小贷时,电商需上传个人资料,由平台进行资质审核,使用支付宝进行放款。申请京小贷时,操作过程较为便捷,用户登录京东金融app,查看自身可贷款的数额,点击“贷款申请”,即可获取贷款资金。申请拍拍贷时,需进行申请者的资质审核,在电商平台内进行竞标优选,选出资质较高的借款人,网贷平台利率较低的可中标,申请者与放款平台匹配
后,进行放款。由此发现:相比原有的银行借贷申请流程,电商贷款申请操作较为简单,申请审核时间较短,贷款申请的审核通过率较高。
(5)资金来源对比。阿里小贷的业务类型较多,相应形成较高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有:合作企业资助、平台自有资金、外部金融组织融资。京小贷的放款资金以京东电商平台的收入为主,可顺应当前京东电商的借款需求。拍拍贷的放款资源,主要采取投资方竞标形式,从中选出利率较低的竞标者。由此发现:各类电商小额贷款业务,均有不同的资金来源,可保证贷款资金的充足性。
(6)利率水平。各类运作形式的小额贷款业务,均采取12个月内的短期借贷形式。阿里小贷的放款额度介于5万至100万之间,还款期限为12个月,%,%。京小贷单笔借款最大值为200万,还款期限为12个月,年利率处于14%至24%之间。拍拍贷结合申请者的征信情况给出借款额度,还款时限为12个月,贷款利率结合借贷数额、借款时间两个因素综合确定[4]。
(7)风控机制。阿里小贷采取的金融风险控制方法是“数据评级+多渠道联合风控”。京小贷的资金风险控制方式:提取较大数量的电商交易信息,判断商家信用,结合信用评级结果,预测商家还款能力,最终给出放款决策。拍拍贷的资金风控方式:自行创建了“魔镜等级评估程序”,对申请借款的企业与个人,进行信用评估。由此发现:各类电商贷款组织,均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引入了差异性的信用评级技术,以此综合甄别用户还款能力,综合确定放款数额。
(三)供货借贷
电商平台的供货单位,利用抵押贷款形式申请资金,在电商平台获取采购货物后,将货物用作借贷抵押物,电商平台为借贷资金作出担保。当借贷到期后,电商平台可进入还贷模式,将资金归还给资金提供方,或者货款打给供应单位,由供货单位自行还款。供货借贷的经营模式如图3所示。
图3供货借贷的经营模式
严格审核供货借贷的申请组织,结合审核结果进行借贷评级,构建完整的审核准入体系,保证供应链放款的规范性。加强供应链内各组织的联系能力,积极展现核心企业功能,对其他企业形成指导,以此获取较高的管理效果。信贷单位应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此保证还款及时,维持信贷信用。供应链的主体是“核心企业”,作为编制制度、履行责任的关键成员,在供货金融业务中作为担保角色。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核心企业的运作情况,有效防范质押物风险
[5]。
(1)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况。SF单位是一家物流运输单位,成立于1993年,在2001年至2016年时段内广泛开拓了业务类型,开创了全新的航运路径,增强
了快递运输的整体能效,获取了较高的市场口碑。近年来,SF企业依托于自身信息网,整合了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开发出电商金融业务,利用自身数据技术,支持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SF单位在创建供应链金融业务时,与同盾科技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高度整合了大数据、区块链各项先进技术,出具更为完善的供应链方案。同时SF企业以核心企业身份,进入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组织的合作体系,给出多种融资方案,增加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同步联合多个金融单位,比如浦发、星展等,保证资金来源的充足性。SF企业创建的数据灯塔程序,可整合用户画像信息,进行仓储分析,给出最优的路径规划结果,零盲区进行仓区监管,以此全环节保证电商融资交易的安全性,实现数据端、资金平台、资产平台之间的对接质量,增强信息交互的顺畅性。如图4所示,是SF供应链融资的技术框架。
图4SF供应链融资的技术框架
(2)货权仓储融资。经营单位利用自身仓储货物,以货权形式进行抵押,在SF供应链平台申请贷款。SF将抵押货品存储在仓库中,与银行建立联合监管关系,协同监管货物去向,助力金融单位进行融资。此种金融模式,较为关键的
是监管仓,SF拥有充足的仓储空间、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各地区的仓储总和不少于200万平方米。SF各仓库均设有智能运输程序,可进行数字化运输管理,增强仓库信息交互的顺畅性,动态反馈货品的流动情况,高效完成货品流转、调配各项工作。各电商组织均采取此种供应链融资方式,以此应对货品周转量较高、存货数量大的仓储管理需求。电商组织与SF签订协议,明确货物保管内容,各企业需将货品存入SF仓库,由SF按照订单内容进行发货。SF参照各企业的电商订单信息,将存储货品发往各地区,SF可采取就近发货形式,以此控制运输成本。电商组织利用SF仓库进行货品运输,高效完成订单配送,获取电商收入。在银行资金监管下,电商交易资金会存入银行账户。此次电商交易过程,从产品出库、产品运输、产品收款各环节均在监控范围内,可强化供应链融资监管的闭环性[6]。
(3)应收保理融资。SF开发出的应收保理融资业务,主要服务主体为上游供货单位。此种金融服务模式中,上游供应组织需给出真实的货物交易合同,保证交易内容的真实性。上游供货组织将应收转给SF,实际上是将债权转移给SF,结合实际转移的应收额度,SF会放出相应资金。应收保理融资业务,可有效化解供应组织沉积较长时间的应收回款问题,切实激活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力。
(4)经营贷。SF金融对于资质较高的中小电商,推行的一种经营借贷金融产品,可顺应中小电商经营过程的各项资金需求。SF结合信用等级甄别企业类型,给出具有差异性的融资服务。经营贷的开放主体,以月结用户为主,借贷人是电商组织的控制权人。经营贷的成立,依赖于真实客户资料,资料应显示客户拥有较高资质、电商业务经营平稳。此种金融借贷产品属于信用贷款的类
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金融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